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实验室结果.docVIP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实验室结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实验室结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实验室结果 1 1、资料与方法 2 2、结果 3 3、讨论 4 文2:1131例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5 1 资料与方法 6 1. 1 菌株来源 6 1. 2 培养方法 6 1. 3 数据处理 6 2 结果 6 3 讨论 7 参考文摘引言: 7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文章致谢(模板) 9 正文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实验室结果 文1: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实验室结果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环境和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1]。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由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相对缺乏引起[2]。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以及老龄化的加剧,我国T2DM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T2DM患者在长期高血糖以及营养代谢紊乱状态下,免疫功能降低,易引发尿路感染(URI)[3]。本研究对T2DM合并URI患者人群特点、病原菌分布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为T2DM合并URI患者防治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合并URI患者476例和单纯的T2DM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T2DM合并URI组患者符合T2DM诊断标准和URI诊断标准[4,5];(2)单纯T2DM组患者符合T2DM诊断标准;(3)年龄18周岁;(4)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1型DM患者;(2)伴尿路结石、泌尿系结构异常者;(3)正采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者;(4)具有泌尿系统手术史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方法 记录T2DM合并URI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临床表现等一般情况。对T2DM合并URI组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与鉴定,清洁外阴和尿道口后,留取中段晨尿30mL左右于无菌试管中,立刻送检。采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型)鉴定菌种,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检测,按照NCCLS(2006年版)标准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判断[6],质控菌株均来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针对两组患者,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瑞士罗氏,cobasc311型)检测血糖、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XS-500i型)进行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 统计学分析 用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检验水准α=,均为双侧检验。 2、结果 合并URI患者的人群特点分析 476例T2DM合并URI患者中男性160例(占%),女性316例(占%),60岁者96例(占%),≥60岁者380例(占%)。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88例(占%),高热38例(占%),寒战28例(占%),无症状菌尿380例(占% 合并URI患者病原菌分布 476例T2DM合并URI患者中共分离出504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见表2。 表2T2DM合并URI患者病原菌分布 常见病原菌耐药率分析 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率最低,见表3。 合并URI组和单纯T2DM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间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3常见病原菌耐药率分析[n( 表4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x±s) 3、讨论 DM是URI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报道,与正常人群比较,T2DM患者URI发生率高出20%左右[7]。T2DM合并URI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持续高血糖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等因素有关[4] 本研究显示,T2DM合并URI患者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与大多数报道一致[8,9],原因可能在于女性尿道较直、较宽、较短,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随着性激素周期性变化,尿道粘膜会发生一定改变,同时女性尿道接近阴道和肛门,细菌易侵入。女性绝经后,性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免疫功能变化可能也是促进URI发生的因素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ting1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