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合盛硅业产品布局及产业链分析
一、合盛硅业:双线布局,硅业龙头持续成长
1.1 专注硅基新材料,一体化布局逐渐完善
深耕行业多年,公司通过积极扩张成为工业硅和有机硅的双料龙头。公司 诞生于 2005 年,成立至今一直从事工业硅和有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并以新疆基地为起点,在十余年间陆续布局全国,通过扩张产能和 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实现快速成长。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共有 79 万吨工业硅 产能和 93 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折合 DMC48 万吨):工业硅产能全球第 一,国内产能占比为 15%;有机硅产能为国内第一,产能占比高达 26%, 随着后续 120 万吨工业硅和 40 万吨硅氧烷深加工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 龙头地位将愈发稳固。
聚焦硅基新材料产业链,公司为业内上下游一体化布局最完善的龙头企业。 公司两大核心产品工业硅和有机硅位于产业链中上游:石英石通过还原反 应可生成工业硅,工业硅则是生产多晶硅、有机硅和硅铝合金的核心原料, 有机硅经过深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器、医疗和纺服日用等多 个领域。上游原料端公司通过自备电厂和石墨电极保障工业硅的稳定生产, 产出的工业硅同时也为有机硅生产的核心原料。公司当前还在向下延伸布 局多晶硅产能,预计建设完成后在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下整体经济效益还 将得到提升。
步步为营,几大基地精心选址打造先发优势。公司最早在 2009 年时进入 新疆,并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便宜的电力成本先后建设了石河子和 鄯善两大项目基地,且均实现了“石墨电极+自备电厂-工业硅-有机硅”的 完善布局,目前公司有 73 万吨工业硅产能集中在新疆地区,规模成本优势 十分显著。有机硅板块的基地选择公司则是从下游需求市场出发,最早的 项目是 2010 年在浙江嘉兴投产的 20 万吨深加工产品,后又于 2015 年在 四川泸州设立了有机硅工厂,东西两大基地叠加西北新疆基地形成了全国 辐射,同时具备成本资源优势和客户市场便利,随着 2021 年石河子密封 胶项目的投产,当前公司的有机硅单体产能已经提升至 93 万吨。
把握机遇积极扩张,硅业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公司远期规划清晰,未来几 年在建项目丰富,除了云南昭通二期项目建设投产时间还未确定,其他项 目都将在未来 2 年的时间中陆续投产,其中鄯善二期、三期和云南昭通一 期项目预计今年可正式投产。目前公司规划的新增产能包括 120 万吨工业 硅、160 万吨有机硅单体、20 万吨多晶硅和 300 吨光伏玻璃,全部投产后 硅基材料业务规模可实现倍增,同时产业链将延伸至光伏板块,一体化布 局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公司也将从国内双料龙头蜕变为全球硅业霸主。 同时为了保障相关项目投资建设的顺利进行,公司也在今年 5 月发布了定 增预案,拟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 1.06 亿股,募集不超过 70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2 成本优势难再复制,规模效应持续增强
工业硅板块顺应政策及早布局,“自备电厂+石墨电极”造就业内最低成本。 从公司的工业硅成本结构来看,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为核心成本,两者合计 占比长期在 75%以上。十几年前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在 新疆地区建设了完善的工业硅一体化生产设备,通过自备电厂和自供石墨 电极实现了原料端和能耗端的双重降本。考虑到在当前碳中和政策背景下, 自备电厂的审批难度极大,而石墨电极作为双高产品产能扩张同样被严格 限制,因而合盛具备的成本优势并不具备可复制性。
自备电厂:公司在新疆地区合计有 1660MW 的电力设备,目前基本能 够实现电力自供。受益于新疆丰富低廉的煤炭资源,近几年公司的自 供电力成本基本在 0.18 元/度以下,叠加部分外购电力成本后综合电力 成本保持在 0.2 元/度以下。单吨工业硅耗电量约为 1.3-1.4 万度,公司 电力成本长期可维持在 2800 元及以下,远低于其他地区的电耗成本。
石墨电极:每生产 1 吨工业硅,电极的消耗大约为 80-100 公斤。公司 目前合计拥有 10.5 万吨石墨电极产能,完全可满足当期 79 万吨工业 硅的正常生产。以及公司环评报告中给出的理论单耗数据对公司 2021 年的石墨电极生产成本计算可知约为 8330 元/吨,同期低端普通型号 的石墨电价价格基本在 15000 元/吨以上,单吨工业硅生产成本至少可 节省 534 元。今年 3 月以来,石墨电极价格逐渐上涨至 20000 元/吨以 上,公司的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
规模持续领先的同时受益于完善的一体化布局,公司有机硅板块毛利率为 业内最高。过去几年公司有机硅的产销规模持续扩大,2021 年销量提升至 41.3 万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5%达到 122.4 亿元,收入增速远高于其 他同类企业。盈利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