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大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渗透与思考.docxVIP

茶文化在大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渗透与思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文化在大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渗透与思考   【摘要】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相对于中、小学语文要求掌握语文知识突出“工具性”而言,大学语文更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茶,历史悠久,围绕茶形成的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核心就是追求审美,它已深深融合于中华文化的各个角落,点缀了审美文学的文化底蕴。大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审美因子,教学中做到茶文化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对培养起学生们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大有裨益,从而达到学生们对“真、善、美”地主动追求,实现大学语文“以美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语文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215-02   审美教育即美育,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作品的结构美、情致美、神韵美、理趣美等多方面地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自觉,从而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品质和效果,实现大学语文教学功能的扩展与超越。茶,历史悠久,性恬淡清雅,重在品韵。围绕茶形成的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核心就是追求审美,它已深深融合于中华文化的各个角落,点缀了审美文学的文化底蕴。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实现途径丰富且多样,本文就在大学语文审美教育中渗透茶文化内容,以期寻求一条审美教育的新途径,更好实现大学语文“以美育人”的目标。   1.茶文化的定义及内涵   茶文化载体是茶,据史料载,我国是茶的原产国,亦是世界饮茶文化起源地。陆羽在《茶经》中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嗜茶,并将之作为咏唱对象,“喉吻润”到“两腋习习清风生”的饮茶感受生动形象,传诵至今。   茶文化,即指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茶文化是以茶为题材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集合。   2.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含义   语文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指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积累审美知识,丰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在学习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中,培养正确审美观和高尚审美情趣。   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范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语言等都蕴藏着美的质料,文学作品中语言美、意境美、音韵美、结构美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美、心灵美、形体美等,这些美的因素或具有榜样的价值,或将不同程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把这些美的质料开发出来,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茶文化在大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渗透   千百年来,茶给予人类物质与精神双重滋养。普及茶文化知识,可怡情雅志、修身养性、增长知识。语文审美教育对学生们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他们身心健康成长都有重要意义,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根本途径。教学中,将茶文化和大学语文审美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能更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突出大学语文教育的审美性。   3.1把握意境,情景合一,丰富审美体验   “意境”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最先提出来的,即指艺术家创造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自己进入意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获得审美体验。   据《茶经》载,陆羽把制茶、烹茶、品茶当作审美体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有美感、有意境。意境从创作角度看,是艺术家的情感和思维,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交融。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自己的坚贞不屈。该词意境之实处是梅花一物,勾起词人遐思,及“驿外断桥边”這个特殊环境,黄昏风雨中作者贬官后孑然一身流落到此的情景;虚处是作者遭到官场嫉妒被刺伤了心,丢官落魄而独自愁的情,以及遭忌被贬依然不改操守的意,均借助驿外断桥边那株瑟缩于黄昏风雨中的梅花这一实物予来表达。理解这首词就要进入其意境,把握好了意境就能勾起读者对处于南宋偏安一隅的腐败朝廷通知下的伟大爱国诗人陆游婚姻不快、官场失意的同情,也会产生对词人那种心被揉碎,被碾作尘埃也要抗金复国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无限崇敬。   陆羽烹茶既观水、火、风,体会到物质变化中的美景与玄理。煮茶,物性变化,出现泡沫,常人看来有何美感?陆羽则在变化中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飘飘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在陆羽眼里,茶是这一境界不可或缺的实物,在茶汤中包含孕育了大自然最洁净、美好的品性。在烹制

文档评论(0)

132****06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