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评述鸦片战争中的皇帝和大臣形象——《天朝的崩溃》观后感
1 鸦片战争中的道光帝和大臣 根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儒家理论, 战争的一切决定都会出自圣裁。皇帝所做的决定往往牵动着战场上无数前线战士的命运乃至一国之命脉。如果抛开一切因素不谈, 放大个人在历史中的具体作用。鸦片战争中的道光帝显然不是一个杀伐决断英明的君主。1819年, 他顺利地登上皇位, 但接手的却是嘉庆帝留下的烂摊子。祖辈开拓疆土导致连年征战, 国库空虚, 国力衰微。道光帝的为政之道是“守成”, 守住祖宗的基业, 不致于在自己的手上毁于一旦。“恪守祖制”, 想用祖宗的方法来重建祖宗昔日盛世风光。在才识和谋略皆不如祖辈的前提下, 他所标榜追求的守成和施政, 正是中庸之道。殊不知, 此时非彼时, 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 一味的照搬套路只会适得其反。或许是“天朝上国观念”的根深蒂固和个性使然, 道光皇帝很少承认自己的过失, 更不会承认战争前夕清朝政府已经病入膏肓。想来中华五千年文明之都, 其历史悠久和物产丰富绝非是“蕞尔小国”所能比拟的, 这可能是道光帝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以, 当英国舰队扬帆来袭时, 天朝迷梦中的道光帝还没认清局势, 只想的是鸦片贩子滋事, 无足为惧。天生的大国优越感、才智平庸加上目光短浅, 使得道光帝从来没有用一种远距离、宽视野的眼光去审视这场战争。尽管道光帝有着种种缺陷, 但如有才智超群、高瞻远瞩的军机大臣相辅, 仍不失为宽猛互济。正如三国时期的刘禅和诸葛孔明, 主上资质平平, 但有聪明、耿直的臣子辅佐, 也可傲视群雄, 三分天下而不倒。可惜从不认为自己有缺陷的道光帝, 在军机大臣人选上, 采用了最不“实用”的“老实听话”的标准。他所信赖的曹振镛、穆彰阿以“多磕头、少说话”为做官立场, 随伺如同伴虎。每逢建言, 先竭力揣摩圣意, 只讨欢心而不究事理, 恰似唐朝的高力士、李林甫之流。道光帝不是从生理上改变机制而谋新路, 仅仅是从病理上追求调补疗效。因此一旦出现问题, 总爱把责任推诿给大臣们对他的欺骗, 以道德的责难掩盖机制的沉疴。对于臣子的功绩, 他从来都是大加赏赐, 但一旦有错, 就不管功劳多大地位多高, 毫不犹豫予以严惩。像琦善、林则徐等或降职、或流配边疆。在道光帝这种乖戾的管理方式之下, 朝中大小官员无不谨小慎微, 粉饰太平。在对战英军时, 主将更迭不断。战场上频繁更换主帅, 是兵家大忌。即使是因战争局势而换, 仍会动摇军心。这样的决策者和臣子, 由此形成的决策机制, 大厦倾颓之势已成必然。陌生的敌人、全新的问题, 根本就无祖制可循。“守成为上”的君主加上只会阿谀奉迎的臣属, 我们从此视角窥探鸦片战争中的清廷决策, 不难发现, 其犯错误的几率极高, 胜负的天平早已倾斜。 2“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 对于“天朝”中的大臣, 作者提到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方法:“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 因为具有掩护君主、掩护道统的特殊功能, 因而屡屡被官僚士子们用来解释那些他们不能解释或不愿解释的历史现象。这种理论或模式, 经过他们长久的宣教, 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最易接受的历史分析法, 并在今天仍有影响力。作者在开篇中就已经提到身负奸臣形象的琦善, 被冠以“卖国贼”的皇亲贵胄。在文中,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证据证明了琦善根本没有卖国的动机, 扣在他头上的卖国罪名也无法成立。琦善之所以被称为“卖国贼”,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跟英方的交往中, 以“抚”为主, 与“主剿”的道光帝格格不入。主“抚”的大臣违背了主“剿”的皇帝的旨意, 贬黜只是时间问题。所谓“奸臣”, 只是当时人及历史书写者为了掩盖道光皇帝以及整个制度的失败而选择的替罪羔羊, 以便使自己能够心安理得接受战败的结果, 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殊不知,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将战争胜负系于一人, 确属荒谬, 但是当时的道光帝和百姓都需要这种心理安慰来说服自己面对眼前的事实。有奸臣, 必有忠臣与之对应。在鸦片战争中, 主张禁烟的林则徐自然而然的就被划到了忠臣的行列。在他介入鸦片问题而名声大震的25年间, 他就已经在缉拿走私、修筑堤坝等方面的勤政敬业而声名远扬。在1838年他被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政绩, 受到了皇帝的赞赏和百姓的敬爱, 奉若神明。作者在对林则徐进行正面评价之后, 便例举了他的“错误”。“林则徐不是神”。林则徐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奇, 他对西方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 甚至认为“洋人膝盖不能弯曲”。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对敌情进行了相应的判断, 却错误地估计了当时情势。纵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 不善陆战的他, 其几近于“书生议兵式”的部署, 根本无法阻挡英军的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这就是骑士精神 “在他乡”专栏读后感.doc
- 中古佛教研究的又一部力作——《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佛教与社会》读后感.doc
- 中西哲学会通何以可能——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读后感.doc
- “成见”与“刻板成见”——《公众舆论》读后感.doc
- “青春是美丽的”——吕鸣亚老师《巴金的母校情》读后感.doc
- 《曾军良与魅力教育》读后感.doc
- 《传播学史》读后感:传播学需要“宗谱”.doc
- 《大国崛起》观后感.doc
-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doc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doc
- 权力在构建相互依赖理想模式中的影响——《权力与相互依赖》读后感.doc
-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维——《首先,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doc
- 人人皆贵族是现代民主的基石——《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doc
- 设计的语言即物品的语言——《设计的语言》读后感.doc
- 世界平凡,我们也是——《平凡的世界》读后感.doc
- 树立教学勇气,找回教师自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doc
- 水粉画下掖着的孤独男女——小说《长崎》读后感.doc
- 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理论修养——《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读后感.doc
- 体万法之源,察众妙之体——王辉武《心病条辨》读后感.doc
- 网络媒介对社会行为的新影响——《消失的地域.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