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同处理方式对野生大豆萌发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 目: 不同处理方式对野生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目 录 摘要(1) 引言(1) 材料和方法(2) 材料与用品(2) 实验方法(2) 材料取样(2) 砂纸打磨(2) 浓硫酸浸泡(2) 发芽势和发芽率计算(3) 幼苗株高和根长的测定(3) 幼苗鲜重的测定(3) 结果与分析(4) 野生大豆经砂纸打磨处理发芽情况(4) 野生大豆经浓硫酸处理后发芽情况(4) 两种不同处理后野生大豆发芽势(5) 经两种不同处理后野生大豆生长情况(6) 不同处理方式下野生大豆幼苗鲜重(6) 结论与讨论(7) 参考文献(8) Abstract(9) 不同处理方式对野生大豆萌发的影响   摘要:野生大豆种子的硬实率高,出芽率低。栽培时需要对种子表皮进行处理。实验以野生大豆为材料,利用砂纸打磨和98%浓硫酸浸泡的方法破坏种皮,恒温25℃培养一周,探究不同的解除种子硬实的处理方式,对野生大 豆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其中浓硫酸浸泡时间梯度为:2min、5min、8min、10min、15min、20min。对不同的破坏种皮处理方式下,野生大豆的发芽率、苗长、根长和鲜重结果的统计分析,浓硫酸浸泡10min处理下,野生大豆萌发情况最好,发芽率达到90%。 关键词:野生大豆;硬实;打磨;浓硫酸;鲜重引言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豆科大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有时可生长到4米长。野生大豆通常生长在潮湿有光的地方,相比于大豆作物,其具有对盐碱地耐受度高、耐阴、抗旱耐瘠薄的优点[1],对生长的土壤环境要求不高,即使生长在干旱瘠薄土地,也能正常生长;其抗病能力强,一般不会出现病虫害。野生大豆的利用价值很高,是家畜喜爱的饲料,也可当作牧草或者绿肥包括水土保持植物等栽种,并且种子及根、茎、叶均可入药。野生大豆自然状态下萌发率不高[2],因长期大量采挖作药用,野生植株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   野生大豆对外界环境的抗逆性,是因为其种子外表皮形成了坚固的保护层,这大大增加了种子的硬实率,可高达96%以上[2],这就导致在自然状态下,野生大豆难以萌发,出芽率不高,所以人工栽培的时候,需要进行对种子表皮进行破坏,降低硬实率处理。   硬实是豆科种子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是为了在环境中更好的保护自己,生存下来,而解除种子的硬实,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的意义[1-3]。就目前有关解除种子硬实的研究方法来看,可以采用机械法和化学法,其中机械法一般是对种皮进行机械损伤,可采用砂纸打磨、小刀划刻种皮、针刺种皮等方法,化学法可用液氮冷冻、浓硫酸侵蚀等[3]。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与用品 本实验所用野生大豆种子,采集于南阳市郊区。   实验用品:电子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浓硫酸,培养皿,滤纸,称量纸,镊子,一次性手套,贴纸标签,砂纸。 1.2实验方法 1.2.1 材料取样   野生大豆个头不一,种皮光滑无褶皱,颜色多呈黑褐色和红褐色。去掉霉变和虫蛀的种子,挑选大小均一的种子,用纸袋包装,置于普通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 1.2.2 砂纸打磨   从若干野生大豆种子中,随机取出两百粒野生大豆种子。同时,取一张砂纸包裹住野生大豆种子,来回摩擦,使野生大豆种子种皮破损。因为野生大豆个头比较小,所以在打磨时,要注意野生大豆在打磨过程中掉落。将打磨过的野生大豆种子放入烧杯中,用酒精消毒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三遍以上。取四套培养皿,洗干净放到一旁晾干水分待用。取干净的滤纸,裁取大小跟培养皿直径相当,平铺在培养皿底部,滴加清水打湿滤纸,至清水刚刚没过滤纸为宜。将处理好的大豆种子均匀平铺在打湿后的滤纸上,每个培养皿中放置50粒大豆种子。放置好大豆种子后,培养皿上依次贴上B1、B2、B3、B4标签。将培养皿放到25℃恒温培养室培养,每隔24 h浇水以保持培养皿中滤纸湿润状态。连续观察一周,并记录相关数据[4]。 1.2.3 浓硫酸浸泡   随机取出若干粒野生大豆种子,置于干净烧杯中。戴好一次性手套后,小心取出装有98%的浓硫酸的试剂瓶,用玻璃棒引流,缓慢倾倒适量浓硫酸于装有野生大豆种子的烧杯中,倒入浓硫酸的量刚好液面可以没过种子即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倒完后立刻用玻璃塞盖住浓硫酸试剂瓶。按梯度时间:2 min、5 min、8 min、10 min、15 min、20 min[5]浸泡种子。浸泡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停搅拌,使野生大豆种子均匀受酸蚀。浸泡好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至少冲洗5遍,直到野生大豆种子上无残留的硫酸。冲洗时须小心,避免浓硫酸飞溅。用过的浓硫酸不可直接倒入水槽里,取适量强碱NaOH中和浓硫酸后再倒入水槽中。取干净的滤纸,平铺在培养皿上后用蒸馏水打湿。小心取出处理好的种子,放在培养皿中的滤纸上,每个培养皿中放50粒种子,摆放的时候要注意均匀分布,为幼苗发芽留出间距,相同浸泡时间即为一组,

文档评论(0)

131415161718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