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15.古诗二首》教学预案(详案)
备课
类型
详案
设计教师
周彬
课题及课时
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2课时)
上课时间教材
与
学情
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两首古诗都是写景诗,艺术特色上有共同点。作者都着意对色彩进行描绘,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感,勾画出自然优美、开阔高远的意境,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作者先发感叹,再写实景,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独特。全诗语言浅显,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有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毕竞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这两句诗写六月西湖给诗人总的感受。诗人从议论入手,开篇即说到底是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其他时节相同,这仿佛是诗人的一声喝彩,一声赞叹,情意酣畅,不禁让人心驰神往。毕竟是终究、到底的意思,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非同一般的独特性。四时在这里泛指其他时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具体描绘西湖六月不同的风景∶满湖的莲叶清新碧绿。一望无垠,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远方,荷花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碧和红突出色彩,对比强烈,碧荷红莲,相映成趣。接天既写出莲叶的一碧万顷,又渲染了天地的壮阔。无穷表现了绿的远阔,别样强调了红的明丽。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在此期间,诗人共写绝句4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同时,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也蕴含于写景之中。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句诗是一组对仗句,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一行白鹭飞向高远的蓝天。诗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个写颜色的词语,黄翠互衬、白青相映。鸣字让人感受到黄鹂歌声的婉转动听,传达出欢快愉悦的心情。一行白鹭将视线从近处引向蓝天,引向高远处。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开阔的画面。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两句诗也由对仗句构成、意思是透过窗户看见西岭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含字十分贴切生动,表明诗人是在屋内远望西岭,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现在江苏、浙江一带。千秋、万里都是虚数,千秋是千年的意思,指时间的恒久,万里指东吴到成都遥远的路程,给人广阔的空间感。
两首诗均以传统水墨画配图、可帮助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第一幅图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相配,画面中清波微漾,莲叶用浓绿晕染,姿态舒展,一派生命活力;荷花用淡墨勾形,点粉成色,尽显清雅高洁。碧荷红莲相互掩映,俯仰向背,错落有致,烘染出夏日莲荷的郁郁生机。
第二幅和第三幅图可视作一个画面,与《绝句》相配。近处,垂柳新绿,黄鹂双嬉。远端,春树荫深,草堂映绿,客船静泊,西岭披雪。蓝天碧云间,白鹭成行,翩然远飞。整幅图色彩绚丽,春意盎然,意境高远,诗画相融。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首古诗,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但要达成“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的教学目标,无论从拥有的知能水平还是认知心理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
学习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学习
重点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
准备
PPT课件
预设
流程
第1课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时目标
1.认识“晓、慈、毕、竟、映”这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想象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
板块一 激趣导入,走近作者
1.图片激趣,欣赏西湖。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湖美景图片)
2.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交流感受: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有人把西湖比作图画,有人把西湖比作美女,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了解作者,谁来介绍一下你对作者的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docx VIP
- 离散输入inspectionrun1电梯技术8 dcss vfj.pdf VIP
- 《中国肌肉减少症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十五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_1.docx
- QC成果-提高大面积金刚砂地坪一次验收平整度合格率.pdf VIP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VIP
-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精品版本).docx VIP
- 2025年中国快运快递产业园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docx
-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