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教学设计方案
课
程
《后赤壁赋》
课 程 标 准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 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了解相关的中 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体会文章主旨。
3、 情感目标: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 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学 习 目 标
1、 通过阅读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
2、通过阅读,体会文章主旨。
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 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学 情 分 析
学习文言文,语言的演变使得学生对文言文的字词句篇解读教为费 劲,容易对文言文失去某中认同和亲切感。由于文化差异,学生难以理解 古人的生活和思想。在方法上,他们喜欢务实而不是务虚的教学方式。学 生本能上讨厌“灌输”式的直奔主题的讲课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课堂气愤 非常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不起来。效果很不好。通过阅读等语文实
备
注
践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多读实践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并渐渐悟出 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很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重 点、 难 点
1、重点:通过诵读,吃透景物描写的作用,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2、难点: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文章结尾的寓意。
教 与 学 的 媒 体 选 择
.学生己经学习过《前赤壁赋》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来的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
课 程 实 施 类 型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教学活动步骤
序 号
1
师生互动,魅力导入
2
教师范读全文,全班朗读课文
3
师生共同梳理文章思路
4
学生自由诵读
5
全文总结,梳理苏轼情感的变化
? ??
? ? ?
教学活动详情
教学活动1:师生互动,魅力导入
活 动 目 标
导入
解 决 问 题
创设情境
技 术 资 源
P P T
常 规 资 源
P P T
活 动 概 述
师生互动
教 与 学 的
我们学习过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记叙了元丰五年(1082年)夏历七 月十六日,苏轼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超脱、旷达 的心境。事隔三个月之后,苏轼又旧地重游,在十月十五日夜复游赤壁, 写了《后赤壁赋》。地点同是黄州赤壁,背景同是月下江水,这一次,作
策
略
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触?
反
馈 评
价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活动2:教师范读全文,全班朗读课文
活 动 目 标
整体感知
解 决 问 题
理解大意
技
术 资 源
P P T
常 规 资 源
P P T
活 动 概 述
边读边划
教
与
通过多读,整体感知
学 的 策 略评
反
馈
通过多读,调动起了情绪
问
价
教学活动3:师生共同梳理文章思路
活
动
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
目
标
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
解
决
理解文章内涵
题
技 术 资 源
P P T
常 规 资 源
P P T
活 动 概 述
第一段:描写黄泥坂附近的月夜景色。
*在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月夜景色?找出文中写景的句 子。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月白风清”
一一描写初冬月夜景色,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火此时,作者的心情可用文中的哪一个字来概括?
“乐”一一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那么,“乐”从何而来呢? 一一①景美。(由景而乐)②友人凑趣(举网得鱼)。
③妇助雅兴(藏酒待不时之需)。
第二段:描写复游赤壁见到的江上景色。
火在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复游赤壁时所见的江上景色的?找出 关键句。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一面对冬夜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儿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的感慨。
第三段:写作者独自登临所见景色,并抒发自己的感受。
火第二段在复游赤壁的过程中,描写了哪些景色?作者的情感又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可用第二段中的哪一个字来概括此时的心情?
“履峰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悲”一一“予亦悄然而悲”(由景而悲)*那么,“悲”又从何而来? 一一①“江山不可复识”。
②历幽景后的“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③夜半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④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第三段:写道士化鹤故事,表达了 “人生如梦”的感慨。
*文章最后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定向钻穿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年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知识竞赛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pdf VIP
- DBJ/T 03-85-2018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城镇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 【压缩版】.pdf VIP
-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doc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学前教育学_全套PPT课件.pptx
- 光辉合益-中欧基金高管团队领导力提升项目建议书_20190515.pptx VIP
- 2025年秋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docx
-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急救处理》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