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
18 古诗三首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会写“簸、涯”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课三首古诗,疏通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浪淘沙》中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课三首古诗,疏通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2.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浪淘沙》中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读懂字、词是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前提。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声、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自学诗意为前提,帮助学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辅助
PPT、学习任务单等。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基于小学阶段已经学过或积累过关于大自然风光的诗词,让会背的学生背一背,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1.导语: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同学们还能背出来吗?(指名背诵。)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这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相当有画面感。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三首古诗也描绘了大自然的风光,我们先来听一听,想一想它们又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三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
学习任务二 初读古诗三首,检测预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自学生字词,扫除字词障碍,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文章整体入手,粗线条勾画课文轮廓,让学生对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表达方法有初步的认知。)
1.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
①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②借助课本注释或者工具书了解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③想想这三首古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三首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读正确。
◆着重正音:
九曲(qū) 浪淘风簸(bǒ) 南朝(cháo) 净无苔(tái) 畦(qí) 绕(rào) 闼(tà)
◆着重辨形:
“簸”要注意下部左边的“其”,最后一点要小。
“绕”中“尧”是声旁,有一首“尧字歌”可以用于辨字:
尧字歌
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
日出东方天刚晓,左边绞丝弯弯绕。
骁勇善战骑上马,丰衣足食才富饶。
(3)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正音。
(4)齐读,读出节奏。(课件出示)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学生再读三首古诗,边读边想,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画出自己觉得好或难以理解的字词。
学习任务三 初读《浪淘沙》,了解诗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通过学生练读、指名朗读、教师贩毒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读通古诗,读好停顿和节奏,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1.播放视频资料,感受黄河的气势,引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对三首古诗有了大致的印象后,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我们先来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看着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歌颂过她。那么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黄河有着怎样的风采和神韵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板书:浪淘沙。
(1)学生齐读诗题,结合课前预习和课本注释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预设】(浪淘沙:唐代教坊曲,由刘禹锡、白居易创造。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作词牌名。“浪淘”的意思是“波浪淘洗”。)
(2)了解诗人。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适时提示学生注意刘禹锡的为官经历,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出示资料卡)
刘禹锡生平简介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出生于公元772年,去世于公元842年,字梦得,他自称是“家本荥上,籍占洛阳”,他的祖上是汉朝的中山靖王刘胜。刘禹锡文学成就非常高,被称为“诗豪”。他从小诵读儒家经典,贞元九年参加科举考试,和柳宗元一起进士及第,也一起登博学鸿词科。但是在考中不久之后刘禹锡因家中长辈去世回家守丧。贞元十六年复出,他在淮南节度使那里做掌书记,上司杜佑很看重他。贞元十八年,刘禹锡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之后没过多久就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快乐读书吧》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语文园地四》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课《草原》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4课《花之歌》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8课《灯光》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3课《桥》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4课《穷人》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4课《穷人》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8课《古诗三首》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0课《青山不老》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1课《三黑和土地》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3课《月光曲》第1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3课《月光曲》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 第24课《京剧趣谈》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