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测试范围:第三单元 时间:150 分钟 总分值: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一、根底清〔35分〕
默写。(10 分)
补写以下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 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③ ,胡为乎中露?
④ ,子宁不嗣音?
⑤ ,波撼岳阳城。
⑥空山雨后, 。
依据提示默写诗文句子。(4 分)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境况一样、感情全都来宽慰朋友, 借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
。
②《小石潭记》中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悲凉凄苦的心境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pí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的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渡上温和的颜色,那风那水那风光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才智、黄梅戏的清爽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目怡人。【D】但凡烙着
地域元素和颜色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
的韵脚,令人神往。
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 分)
. .pí( )邻 缱绻( ) 韵脚
. .
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 分)
文段中“徜徉”的意思是 ;“悦目怡人”中,
“怡”的意思是 。(2 分)
“总有一种颖的感觉。”这是从原文段中摘出来的话,将它放回文段中, 应放在 处。(只填字母)(2 分)
名著学问积存。(4 分)
《傅雷家书》是一本一般而又惊奇的书。这本书分散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 的问题。(2 分)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始终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育两个孩子:一个是著名钢琴大师 ;一个是英语特级教师 。
(2 分)
综合性学习。(12 分)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的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 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学问的比拼及对诗词的赏析,带动全民共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才智和情怀中吸取养分,修养心灵。
八(1)班预备开展一次“我爱中华诗词”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请你和我们一起闲逛古诗苑,完成下面的题目。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富有诗意的开场白。(2 分)
仿照例如写成语。(2 分)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语:柳暗花明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成语: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成语:
请依据画面内容,分别配上相关诗句。(4 分)
图① 图②
图①:
图②:
为协作这次活动,你们班打算办一期手抄报,下面是手抄报中的一个板块,请你再拟两个板块名称。(4 分)
诗人逸事
① ②
二、阅读清〔55分〕
(一)(14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行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有改动)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2 分)
渔人甚异.之(2)欲穷.其林 (3)屋舍俨.然.
异: 穷: 俨然:
(4)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引: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
忘路之.远近
以耕以.蚕
杨氏谢而.从之
不行取食于.人耳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以.其境过清
人不知而.不愠告之于.帝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行取食于人耳。
【甲】【乙】两文都是以人物的 为线索来写的。【甲】文按 “觉察桃花林—— ——离开桃花源—— ”的挨次来写,【乙】文是通过 来写洞内人们的生活状况的。(4 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的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