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标题中排比辞格的运用
好新闻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例如,主题新颖、新闻价值高、语言优美、逻辑思维清晰、新闻信息需要良好的语境。但技艺高超的记者往往对新闻的标题格外重视。制作出神入化的标题, 可以为新闻作品增添异彩, 以达到吸引读者、影响读者之目的。因此, 我们说,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是报纸的灵魂和眉目, 是新闻和读者之间的桥梁纽带。
用传神之笔制作新闻标题至关重要。记者要用生花的妙笔将标题制作得生动、具体、丰满, 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把静态的变成跳跃的, 把呆板的变成栩栩如生的, 使读者看到标题便能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为达到此效果, 应当运用各种恰当的修辞格来制作标题。
一、 排比的运用—排比:铿锵有韵述情怀
排比辞格, 是制作标题的常用表现艺术。它能将所表述的对象多侧面地凸现于读者面前, 增强标题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
(肩) 朱镕基谈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主) 土地不能动 负担不能重 粮价不能低 干部不能凶
(1999年3月7日《中国青年报》)
(主) 中国拉拉队, 了不起!
(插题) 拉出了气氛和情感 拉出了技巧和水平 拉出了道德和情操
(1994年9月9日《中国青年报》)
(肩) 浙江一位“活雷锋”北上探望由他资助四年之久的孤儿寡母。途径天津竟遭人敲诈、毒打……
(主) 可气!可恶!可恨!
(1998年3月14日《北京晚报》)
以上三例分别在主题、插题中运用了排比辞格。我们可以看出, 在新闻标题中使用排比辞格, 可以使陈述或陈述性的标题对事理的阐发更透彻更有力;可以使抒情性的标题对感情表达得更中肯更充分。在运用这种辞格时, 应该注意到这样三点:1.在排比的各项中, 一般得有共同的词语复始出现, 在修辞学上被称为“提契语”。这种格式的排比句最为常见, 它有利于句式整齐, 节奏鲜明, 语气连贯, 文意回荡。2.排比各项在意义上要有内在联系, 而且不能少于三项, 但也不宜过多。过多会造成词语的堆砌, 语言显得做作, 给人以累赘拖沓之感, 同时也影响标题的醒目, 给读者造成阅读的不便。3.排比各项的最小语言单位, 应是词组, 而不是词。因为排比是以结构匀称、气势畅达、内容相关而见长的。
二、 回环(加语)
回环修辞格, 也是制作新闻标题的常用表现方式。回环, 亦称回文。它利用句中词序颠倒反复排列的方法, 或用以表现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绵连情意, 或用以揭示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它的特点可以表达为:甲—乙, 乙—甲或甲—乙, 乙—丙, 丙—甲。从这一表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 回环的运动轨迹呈圆圈式, 起点和落脚点必为同一词语。
回环修辞格按词循环的范围不同, 可分为以下几种:
句内回环。如:
回头浪子唤浪子回头 (1984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
这则标题就是在同一句子中利用“浪子”与“回头”两个词语进行循环组合, 构成了“回头浪子”与“浪子回头”两个结构不同的词组。前者为偏正词组, 在句中作主语, 后者为主谓词组, 在句中作宾语, 中间加了一个动词“唤”。组成了一个兼语式的复合单句, 表达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新闻事实:一个回了头的浪子帮助、教育别的浪子弃旧图新。
句外回环。即下句的开头为上句的结尾, 下句的结尾为上句的起首。如:
(1994年4月16日《今晚报》)
讲究语言的修辞美, 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回环辞格语句形式上的回环往复, 是构成语言形式美的一种有效辞格。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 最美的是球形,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当然,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 回环辞格的形式美并非都是绝对圆形的美, 更多的是表现为变化与统一的和谐美。
回环的修辞效果是多方面的。
它主要有助于揭示事物间的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而这种类型又多表现为主语与宾语、名词与名词间的回环。如:
(主) 夕阳无限好 笑醉荣高棠
(副) 荣老把生命交给体育, 体育把长寿还给荣老
(1995年8月4日《光明日报》)
(肩) 本市河道清障动真格———
(主) 不清障就清人 清人后再清障
(1995年8月17日《文汇报》)
它有助于富有情趣地凸现复杂的思想与感情, 这大多为形容词、动词与名词间的回环。请看下例:
A.风格高遇到高风格 (1985年7月19日新华社)
B.台上他讲 台下讲他 (1982年10月19日《四川日报》)
A抒发了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读后使人感到情意绵绵;B幽默形象地批评了干部中那种言行脱节的坏作风。
它有助于多侧面地凸现事物的特征。这大多为动词、副词间的回环, 如:
(主) 要回扣不给 给回扣不要
(1988年12月10日《宝鸡日报》)
这则标题从“给”与“要”的两个方面集中地显示了清政廉洁的好作风, 给人以深刻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