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会泽地区玄武粗安岩年代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docxVIP

云南会泽地区玄武粗安岩年代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会泽地区玄武粗安岩年代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1 会泽玄武粗安岩侵入时代 峨眉玄武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的云、贵、川三省。 滇东北发现一系列受NNE向断裂控制的次玄武岩,结合其岩相学特征将其定名为玄武粗安岩。会泽玄武粗安岩侵入时代应与断裂某一期活动相一致,但对其研究仅1∶20万东川幅区调资料存在简单叙述,仅将其确定为年代不明的次玄武岩。本文以会泽地区玄武粗安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的手段,来探讨会泽地区玄武粗安岩与峨眉山玄武岩之间的关系,阐明该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特点及其壳幔作用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滇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峨眉山地幔柱消亡和演化过程提供新资料和年代学证据。 2 玄武粗安岩岩石化学特征 研究区位于云南东北部,处于地质演化复杂、多期构造叠加的构造结合部位,经历了长期构造演化和多期构造叠加,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形迹,在最终的压扭环境下形成大量南北走向和北东走向的走滑断层系统(图1a)。 玄武粗安岩出露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粉砂岩中,东侧为寒武系筇竹寺组粉砂岩,西侧为中三叠统关岭组白云质灰岩,与两侧地层为断层接触(图1b)。东侧寒武系筇竹寺组粉砂岩俯冲玄武粗安岩之上,粉砂岩层发育牵引褶皱及破碎带。玄武粗安岩上覆第四系黏土,表面多被风化为土黄色,其新鲜面灰绿—深绿色,局部有零星杏仁体。玄武粗安岩受北东向断裂控制,产出于NNE向断裂之中,走向与断裂方向一致,NNE向断层后期被NNW向断层截切。岩体剖面显示火山岩体主要有两处露头,中间为破碎带隔开,岩体表面风化严重,风化面为土黄色,在两处分别系统采取新鲜样品(图1c)。 会泽玄武粗安岩野外露头呈致密块状构造,间或有杏仁状构造,斑状结构,手标本可见杏仁体(图2a),杏仁体主要为绿泥石、方解石、石英等。其新鲜面呈灰绿色,少斑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辉石(图2b)。斑晶(10%)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斜长石半自形板状,零星分布,粒度为1~1.5 mm;单斜辉石斑晶呈半自形短柱状或粒状,内部发育不规则裂隙,粒度多在0.5~1 mm,呈单颗粒无序分布。大部分辉石斑晶有较强的绿泥石化蚀变。基质主要由针状斜长石微晶(50%~65%)无序分布为间粒结构,斜长石间隙分布着辉石颗粒和磁铁矿颗粒,具有较强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部分薄片基质为似交织结构,斜长石微晶具有弱定向(图2c)。有部分薄片可见捕掳晶,内部物质主要为长石、均质体、玻璃质,周边分布绿泥石(图2d)。 3 锆石u-pb同位素 LA-ICP-MS锆石U-Pb定年样品挑选工作在河北廊坊诚信地质矿产服务有限公司完成。首先将测年样品用常规法进行人工或碎样机碎样至100~200目,经过几次淘洗再进行重力分选法将比重小的颗粒分离出去,再采用电磁分选法对导电性或具磁性的矿物分离出去,在双目镜下挑选颗粒比较完整的锆石。对所采的测年样品在武汉上普公司实验室采用无色透明的环氧树脂进行固定制成圆形样品制靶,采用扫描电镜加载阴极发光进行透射光、反射光照相和阴极发光图(CL图)。根据锆石阴极发光图(CL)选择锆石内部环带清晰、无包裹体、无裂纹,锆石表面干净的锆石进行锆石微区分析。锆石U-Pb同位素分析在上普测试中心X Series2 LA-ICP-MS仪器上进行,成分标定样为Nist 610、同位素比值标样为91500。( 岩石全岩分析采集的样品经人工处理,选取8个新鲜无蚀变的玄武粗安岩样品进行全岩分析,由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主量元素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仪器型号为RIX2100)分析完成,微量及稀土元素采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仪器型号为Agilent7500a)分析,实验流程及测试方法同文献( 4 分析的结果 4.1 锆石u2004年龄及年代学特征 除了2颗锆石具有弱分带,内含包裹体和气孔,边部可见再生边等热液锆石特征外,其余锆石以柱状为主,多为浅色、透明晶体,长度变化于55~110μm,长宽比值介于1∶1~4∶1,晶体自形程度都较高,阴极发光图像(图3)显示所有锆石具有较为典型的岩浆震荡环带,暗示其为岩浆锆石。部分锆石内部裂隙较发育且结构不清晰,另外,部分锆石由于铅丢失等原因,导致谐和度不高,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这些都不参与最终年龄计算。参与计算锆石谐和度均大于90%。 根据锆石的年龄区间以及CL图像特点,可以将其分为3组。第一组为4个较老的锆石点(17-20号点),其年龄分别为(796.3±6.9)Ma、(2486.0±13.1)Ma、(2508.2±19.7)Ma、(2124.5±25.1)Ma,锆石发育振荡环带,Th/U值为0.33~0.97,为捕获的岩浆锆石。第二组8个测点(1-8号点) 4.2 主要元素特征 从岩石样品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1)可知,8件样品化学成分上SiO 4.3 稀土元素特征 玄武粗安岩在球粒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