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晋墓出土的晋唐饮食器具.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吐鲁番晋墓出土的晋唐饮食器具 饮食是食品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文明和食品发展的重要体现。吐鲁番地区考古工作做得较多, 出土文物较为丰富, 自高昌郡至唐代西州的饮食器具实物发现亦比较丰富, 吐鲁番出土文书亦有诸多关于当时饮食器具的记载。从考古发现探析晋唐吐鲁番地区主要饮食器具, 有助于进一步勾勒该地区晋唐时期的饮食文化, 了解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人们的生活面貌, 挖掘古代文明, 促进该地区饮食史、古代社会生活史、经济史乃至文化交流史等的研究, 为当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文化资源。 一、 灶与“使用” 釜、甑、灶。吐鲁番晋墓中发现的陶器中常见釜和甑。粟曾为古代西域人民的主食之一, 可用釜、甑来蒸食粟饭。考古专家认为, 我们可从吐鲁番出土晋墓壁画窥探当时人们炊煮的具体情况:火上支着一个三足架正在煮物, 旁边砌有一灶, 灶口正在烧水。灶的形制与内地出土陶灶无异, 三足架则是我国从西北到西南很多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炊具 陶平盘, 烙饼用具。1975年, 在吐鲁番县火焰山公社哈喇和卓地区水库内的古墓墓葬中发现有三件陶平盘, 类似现在烙饼用的平底锅 铛, 一种烙饼用的平底锅。《唐翟建折等杂器物帐》记载“铛一口 鏊。《唐□尾尾等杂器物帐》中记载“大鏊一”、“粟臼一”、“簸箕 二、 饮食指导用食物 晋唐时期, 吐鲁番的人们饮食具主要为木制和陶制器皿。 陶器制品饮食具中, 有碗、罐、壶、盆、盘等。晋至南北朝阿斯塔那墓葬随葬器物普遍为灰陶, 有釜、甑、罐、壶、盆、瓮、盘、碗等, 器型较大 吐鲁番出土陶器亦体现了该地区居民在饮食生活中对美的追求。下面以吐鲁番博物馆现藏的具体实例予以说明: (1) 吐鲁番市木纳尔墓地出土麴氏高昌时期三足彩陶盆, 高24.8厘米, 口径28厘米, 底径24.8厘米。方唇, 直口, 斜腹, 平底, 三足仿兽足。器表模压珠纹、宝相花纹、几何纹组合图案, 器内壁涂红彩, 口沿内外及腹部用红线勾画界格 木器用具使用普遍, 形式众多。常见的有碗、匕、勺、案、耳杯等。考古发现和文书记载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是木碗、木案及木箸。如《唐白夜默等杂器物帐》中记载“杜海柱木椀四盏子五魏养德木椀十严伯仁木椀十盏子七”, “瓮子一翟默斗瓮子一贾□□大盆一”, “曹不之拟小瓶一王□□□瓶一”, “白愿伯小瓶一”, “铜盆二枚”, “□利康银盏一枚目张□胡瓶一枚 高脚杯。“它们大部分都是在阿斯塔那古墓葬中发掘到的, 或者是木质的, 或者是土质的。 木案。阿斯塔那出土木案多件, 如在阿斯塔那古墓群第二次发掘中, 发现属于唐西州时期 (640年-8世纪中叶) 的木案两件。由两块木块经圆木棍连接而成, 底部用两截木梁横向加固, 长58厘米, 宽34厘米。另一案长方体, 为整块木板制成, 上刷赭红彩。面略呈弧形, 两端微上翘, 中部稍低。两端各粘贴两条较短的长方形木腿, 以支撑案面, 案面上还画有长方形墨线, 长36厘米, 宽15.5厘米 金属制品有银盏、铜盏、铜匙。盏, 小杯子。前述文书《唐白夜默等杂器物帐》中记有“银盏”。另, 《唐器物帐》中记“铜盏一 屈椀, 酒具。《唐天宝某载 (749—765) 行馆器物帐》记有“破大屈椀贰拾枚 上述《唐天宝某载 (749—765) 行馆器物帐》亦记载“破曡子四十枚, 曡子六十枚, 破大稜椀六十”, “破食合二十具, 破羹椀二十枚, 荷叶盘子六面”, “小稜椀七十”, 这些器物当与饮食器具有关, 稜椀当指有棱角的碗。 瓢, 植物制品。葫芦老果可作盛器。在麴氏高昌时期 (6世纪-640年) 的墓葬内, 发现过葫芦瓢1件。系用葫芦对半剖开制成, 有一裂痕, 瓢外侧底部刻有“×”, 无柄, 长11.6厘米, 深约4厘米, 壁厚0.4厘米 各种质地的饮食用具常出现于同一墓葬中,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 是各有所司, 承担不同任务的。如200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区发掘出土陶碗、陶罐、勺、鼎、陶盆、陶盘、木勺、木匕、木筷、木案、木耳杯、葫芦器。羊骶骨、粟米饼, 羊骶骨放在粟米饼的上面, 干梨2个。薄饼1个, 在木案上面 吐鲁番地区出土的这类日用品颇为生动地展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具体画面, 具有共性, 表现着社会生活共同的特征, 如“在阿斯塔那墓葬中发现的钵全部带耳朵” 三、 阿斯塔那古墓群陶盆 瓮。瓮应是最常见和使用范围较广的贮存用具。在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中发现过大量瓮坑, 也有高及一米以上的大瓮。在交河城内, 至今仍可见置放巨瓮的圆坑, 成组排列。《唐杂物牲畜帐》中记载:“水磨钏壹。大铜槃壹, 上有纳。中铜槃壹。酒瓮贰拾贰。小瓮子贰。”“干盛瓮叁拾叁。瓦瓮拾伍个。菜瓮柒。甑贰。大咸贰。杂色物壹车。石押油槃壹。 吐鲁番文书中有“姓”, 就是瓮类容器的名称。《高昌张武顺等葡萄园亩数及租酒帐》 盆。在阿斯塔那古墓群陶盆多

文档评论(0)

186****7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