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滑子菇新品种吉滑1号的选育
滑子蘑菇属于担子菌、伞菌、球形盖蘑菇和环锈伞科,俗称滑子蘑菇、珍珠蘑菇和光帽鳞片伞。
1 材料和方法
1.1 品种品系
珍珠1号、珍珠2号为吉林地区野生菌株;吉滑1号为作者选育并于2009年通过吉林省审定的品种;滑丰1号引自吉林市汇丰科技有限公司;西羽为主推品种, 引自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T9、Py19为日本引进品种。
1.2 试验培养基
1.2.1 制备斜面
选用洋葱汁液斜面培养基, 配方为洋葱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 000m L, 试管规格为20×200mm, 制成13cm长的斜面备用。
1.2.2 溶液配制,打蒸冷却
采用玉米粒培养基, 其配方为玉米粒97%, 白糖1.5%, 磷酸二氢钾0.5%, 硫酸镁0.5%, 石灰0.5%, 按常规方法配好, 用500g广口瓶装至瓶肩处后塑料膜封口, 高压蒸气在126℃下灭菌2h后备用。
1.2.3 培养料的制备
玉米芯 (粉碎至黄豆粒大小) 40%, 阔叶树木屑40%, 米糠15%, 黄豆粉2%, 磷酸二氢钾0.3%, 硫酸镁0.3%, 石灰2%, 克霉灵Ⅰ型0.1%, 培养料含水量60%~65%, PH 7.0~7.5。
1.3 塑料包装
本试验使用规格为17cm×35cm×0.04cm的高压聚丙烯折角袋, 购于哈尔滨市北青塑料制品厂。
1.4 测试方法
1.4.1 养基中央培养
将活化后的七个滑子菇菌株分别转接于备好的洋葱斜面培养基中央 (接种量为0.5cm边长的培养块) , 每个菌株接5支斜面 (即重复5次) , 在23℃恒温箱中暗光培养。培养10d观察、记录各菌株菌丝生长性状。
1.4.2 分液培养、接种
将长满斜面的七个滑子菇菌株, 分别接于备好的玉米粒培养基内 (接种量为1.0cm的培养块, 2块于不同处) , 每个菌株制50瓶, 集中置于23℃~25℃的恒温培养箱内, 进行避光培养。当菌丝吃料2cm深时, 逐瓶摇晃, 使发菌中心增加, 缩短培养时间。定期观察、记录各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
1.4.3 潮菇的制备
采用17cm×35cm×0.04cm的高压聚丙烯折角袋, 装干料0.5kg/袋, 料袋周转棒封口后灭菌处理, 冷却至25℃时进行封闭式接种。采用二级菌种繁育体系的原种接种法, 每瓶二级菌种制作20个栽培袋。每个菌株制100袋, 集中置于20℃、空气相对湿度65%~70%的发菌室内, 立放于干净、暗光的床架上发菌, 为适应吉林地区滑子菇栽培习俗 (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出菇) , 8月20日开始出菇管理, 每个菌株抽取50袋进行统一条件的出菇管理, 共计采收三潮菇。在栽培管理过程中, 观察、测定并记录各菌株的有关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吉滑1号的菌株构成
从表1可以看出, 七个滑子菇菌株在洋葱斜面培养基上生长均较好, 25~36h都能萌发。最好的为珍珠2号与吉滑1号, 两个菌株菌丝洁白浓密、绒毛状、菌丝前端整齐, 覆盖斜面长度分别为12.93cm、11.86cm、10.14cm;其次为主推品种西羽、珍珠1号;再次为滑丰1号;较差的为引自日本的T9、Py19。综合七个菌株在洋葱培养基上的生长性状, 比较顺序为珍珠2号﹥吉滑1号﹥西羽﹥珍珠1号﹥滑丰1号﹥T9﹥Py19。
2.2 生长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 七个滑子菇菌株在玉米粒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差异较大, 22~40h萌发, 15~31d满瓶。生长性状最好的为吉滑1号、珍珠2号, 菌丝洁白浓密、粗壮整齐, 萌发时间分别为24h、22h, 满瓶时间分别为15d、16d, 污染率分别为4%、2%;其次为对照的主推品种西羽, 菌丝洁白较密、25h萌发, 20d满瓶, 污染率4%;较差的为珍珠1号、滑丰1号、T9、Py19。
2.3 不同菌株在玉米芯栽培料和生物转化率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 七个滑子菇菌株在玉米芯栽培料上的栽培性状差异较大, 21~35d满袋, 生物学效率为82%~122%。综合七个滑子菇菌株在玉米芯栽培料上的满袋时间、生物转化率, 最优的为珍珠2号, 22d满袋, 生物转化率为122%;其次为吉滑1号, 21d满袋, 生物转化率为114%;主推的对照品种西羽, 25d满袋, 生物转化率为98%;其他的四个菌株均不如对照西羽。
3 讨论
3.1 不同菌株生长周期的培养
在洋葱斜面培养基上七个滑子菇菌株生长皆较好, 其中吉滑1号、珍珠2号最理想, 培养10d后菌丝覆盖斜面长度分别为12.93cm、11.86cm, 两个菌株强于对照西羽。三个菌株长势差异不大, 只是生长速度有差异。如果旨在缩短制种周期, 可选择吉滑1号、珍珠2号。否则, 三个菌株均可选择。
3.2 原料污染率测定
在玉米粒培养基上七个滑子菇菌株生长性状差异较大。22~40h萌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