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朝刻书的年代及宁夏史地补证.docxVIP

西夏王朝刻书的年代及宁夏史地补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夏王朝刻书的年代及宁夏史地补证 在中国学术界对中国雕刻印刷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唐代印刷有许多宋代的公共和私人雕刻风格。宋代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宁夏地处边陲,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集之地,经济、文化都较内地落后,这里的刻书事业显然不会早于中原发达地区。但是,宁夏的刻书究竟始于何时?发展情况如何?藏书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笔者试图在本文中作一简要地回答。 据现有史料记载,在公元11世纪西夏王朝正式建立之前,宁夏地区从未有过刻书、印刷的记载,也没有发现过印刷品实物。大约在公元11世纪后期,亦即西夏王朝的中期,雕版印刷技术才从北宋传入西夏,位居西夏腹地的宁夏地区从这时起才有了刻书事业。我们所以这样说,是有大量事实为根据的。 一、公元1908年,俄人科兹洛夫大佐从我国黑水古城劫走大量西夏文物。罗福苌先生在《俄人黑水访古所得记》 1.《佛说转女身经》刊尾题:“天庆乙卯二年九月二十日皇太后罗氏发愿谨施。”(天庆为西夏纯祐的年号,天庆二年为公元1195。) 2.《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刊本尾题:“大夏乾祐二十年岁次己酉三月十五日正宫皇后罗氏谨施。”(乾祐二十年为公元1189年,是夏仁宗仁孝的年号。正宫皇后与前题皇太后均为罗氏一人,乃仁孝之后、纯祐之母后也。) 3.《大方广佛华严普现行愿品》刊尾题“大夏乾祐二十年岁次己酉三月十五日正宫皇后罗氏谨施”。 4.《番汉合时掌中珠》乾祐二十一年刊本:“汉语及夏国语对译字书也。……西夏人骨勒茂才撰,首有序,称用以教国人汉语汉字者,……所得非止一部。”(乾祐二十一年为公元1190年,序中称教国人汉语汉字,其国人显然是指夏人也。) 5.西夏字书《韵统》刊本首尾完具,中谓:“正德壬子六年十月十日□毕。半页七行,行十六字。西夏文大字6 133,小注字6 235,西夏文字尽于是书矣。”(正德六年为公元1132年。) 6.《文海杂类》残刊本,半页7行,行20余字不等。 7.《文海》残刊本,行款同前。 8.《分类杂字》刊本,首尾不具,其分类法以天地人……为序。 9.《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刊本,首尾完全。天地单线栏,半页6行,行18字,后有仁宗发愿施经文。(夏仁宗仁孝于公元1139年即位,公元1193年亡。) 10.西夏文《佛经》旁有西藏文注西夏字音,刊本,存7页,经名不明。 又由《苏俄研究院亚洲博物馆藏西夏文书籍目录二则》②前有聂历山致袁守和先生函可知,该目为苏联学者聂历山所编。从这个目录中至少能知道在亚洲博物馆有下列西夏文书籍的刊本:《六韬》、《贞观政要》、《论语》、《字杂》、《类林》、《天盛年变新民制学》(即西夏法律集)、《十二国》(由汉语译成之历史书)、无题之西夏诗文集。 二、公元1914年,英国斯坦因爵士继科兹洛夫之后,又从黑水古城盗走大量西夏时期的文物,其中有不少是西夏的印刷品。向达先生曾撰写《斯坦因黑水获古纪略》③一文。我们从该文及其所附的“略目”中可以得知,斯坦因从黑水盗走的57件西夏文古文书中,“印本约居一半”,“梵夹本形之写本及印本15页,此外残破小张甚多,大率为手写及印本汉文、西藏文文书,又有印成之小佛像一张,……保存完善之西夏文书页子,多数系写本,亦有印本。……西夏文……印本数量极多,约300页,汉文……印本19页……几全为长方形之书册式。”“所获西夏文束中尚夹有绘成佛像及其他圣迹之雕板插图及单页图画至伙……此种雕板画,大都为宋代物,顾已盛于西北边陲……”据统计,在“略目”中的雕板画残页约60片,其造形有坐佛、菩萨、天魔、夜叉、弹琵琶之乐人、握牡丹的老者、善男善女、蟒蛇马匹、宫女官员、祥云宝剑以及铺着花砖地的宫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残片上大都有刻印的西夏文字。 三、1972年在甘肃武威张义公社发现一批西夏中、晚期遗物,其中有西夏文的识字课本《杂字》印本的残页两个半页(《杂字》即聂历山所列书目中的《字杂》,二者西夏原文同)。另有一些佛经残页,其中有《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24个半页,每半页6行,行13字。施经时间夏仁宗“天盛已……”另有“施经愿文”一页,……最后一行小字是“乾祐乙巳年二月日施”,即夏仁宗乾祐十六年(公元1185年) 四、1977年在甘肃武威西郊林场发掘出西夏天盛年间(公元1194—1205年)的墓葬两座。从墓中发掘出绘有重甲武士、贵妇、童子、男女侍从、牵马人以及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内容的板画29块 五、西夏文刊本《天盛年改定新律》(即聂历山所列书目中的《天盛年变新民制学》)第十章“司次行文门”中,明确规定西夏官府分为五品,其中第五品有刻字司和造纸院 六、北京图书馆《馆藏西夏文经典目录》(周叔迦编)⑦中,第一号《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的编者案中写道:“案此经题曰白下大夏国,为其他各本所无,可证为宋时夏国原本。其卷十末跋文中有云,始于乙已年八月十五日,迄丁未年中之语……可证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