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郊出土隋代李裕墓志考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南郊出土隋代李裕墓志考释 根据陕西考古研究院的《西安郊区李玉墓发掘报告》,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2006年12月12日至18日在西安郊区郭杜市挖掘了隋李玉墓。 先将墓志迻录如下。 大业猗氏公李君墓志 公讳裕字石生, 陇西狄道人也。若夫宣尼应运, 柱史启将圣之原;光/武握符, 司马佐兴王之业。元礼经纶雅俗, 室号龙门宣伯。孝友淳深, /车凭熊 一、 李宝及其子李冲及宇文护 据《李裕墓志》载, 李裕为“陇西狄道人也”。其祖为李弼, 父乃李曜。然据《周书》载, 李弼为“辽东襄平人”。 由此, 似可解决李弼家族关于辽东与陇西两个籍贯的矛盾。但《李裕墓志》与《北史》所载相对比, 仍有成纪与狄道的差别。据《元和郡县图志》所载, “成纪县, 中。东南至 (秦) 州一百里。本汉旧县, 属天水。……周成纪县, 属略阳郡, 隋开皇三年罢郡, 县属秦州。皇朝因之。” 在西魏、北周控制的区域内, 李氏郡望最为著名者, 非陇西李氏莫属。据《李裕墓志》与史籍所载, 李弼祖孙附籍关中后的郡望也是陇西。因此, 李弼一族所冒的可能就是陇西李氏。李宝及其子李冲乃是北魏时期陇西李氏最具代表性之人物。据《魏书·李冲传》所载, “李冲, ……陇西人, 敦煌公宝少子也。” 李弼得以善终, 可能与其在明帝元年 (557年) 冬十月即病逝, 执政时间不长有关。但细考史实, 李弼与宇文护的关系颇值得注意。据《周书》所载, 孝闵帝元年 (557年) 正月即位所特加荣宠者四人:太师李弼、太傅赵贵、太保独孤信、大司马宇文护;正月乙卯所进公爵加以尊崇者六人:赵国公李弼、楚国公赵贵、卫国公独孤信、燕国公于谨、梁国公侯莫陈崇、晋国公宇文护。这几人构成了北周初年的政权核心。他们各自代表了西魏、北周政权中不同的军事集团。赵贵、侯莫陈崇代表贺拔岳余部, 独孤信代表贺拔胜集团, 宇文护、于谨代表原宇文泰集团, 而李弼则是侯莫陈悦集团余部的代表。 根据《李裕墓志》所载, 李裕之父为李曜, 与《北史》《新唐书》《旧唐书》所载略同。《周书》载其名为李耀, 似误。李曜乃李弼之长子, 因乃父之功, 封“邢国公, 位至开府。” 根据《李裕墓志》《周书·李弼传》《北史·李弼传》《隋书·李密传》《旧唐书·李密传》及《新唐书·李密传》诸文所述, 李弼家族之世系如表1。 二、 李裕家族在北魏、隋、唐三代的政治核心地位 根据《李裕墓志》考订, 李裕字石生, 生于西魏大统八年 (542年) , 死于隋仁寿四年 (604年) 六月十七日, 享年63岁。《李裕墓志》载, “以周建德元年, 起家为灙城郡守、领灙城防主”。据《水经注》载, “汉水又东至灙城南, 与洛谷水合。……其水南流, 右则灙水注之。水发西溪, 东南流合为一水, 乱流南出, 际其城西, 南注汉水。” 李裕之所以一入仕便得此高官, 显然与其家世有关。史载“当时荣盛, 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 咸推八柱国家云。” 李裕于“开皇元年 (581年) , 诏擢君为京兆尹”。结合史籍所载, 其侄李长雅“尚隋文帝女襄国公主, 位内史侍郎、河州刺史、检校秦州总管。” 开皇三年, 李裕因“高祖以公名臣之胄, 治有勋迹”, 得封猗氏县公。是否治有勋迹, 今人已无从考证, 但“名臣之胄”则是无可置疑的。显然, 李裕得以封爵, 其出自武川军事势力的核心家族乃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据史籍所载之隋代官品, 京兆尹为正三品, 开国县公为从一品。 据《李裕墓志》所载, 李裕于“大业元年 (605年) 岁次乙丑, 正月壬辰朔, 十一日壬寅, 卜葬于雍州长安县布政乡高阳之原。”李氏本为辽东襄平人, 后冒籍为陇西狄道之李氏, 然李裕逝后却葬于长安。这是李氏家族中央化的必然结果。唐代士族附籍或归葬于中央地区的现象已然十分普遍, 反映了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根据《李裕墓志》所载, 李裕在获封猗氏县公后, 即谢病告归, 悠游宴乐, 不再过问政事。但李氏家族并未因此立即远离中央核心政治圈, 如李密参与了杨玄感的叛乱, 更成为隋末义军的领袖之一。然自李密之后, 史籍再无李氏成员之记载。未知是因其家族已然衰落, 或其他因素而导致史阙其载。《李裕墓志》亦不载其子嗣情况, 故难以对李氏入唐后的情况做细致讨论。然史籍所载唐代各功勋家族中并无李氏一脉, 可能在入唐之后, 李氏家族政治地位有所下降, 不再是李唐政权之核心家族。可见, 北周、隋、唐三代虽皆为武川军事势力为首的关陇集团所建立之政权, 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三个政权所依靠的具体家族并不完全一致。这也导致了各个家族虽同属武川军事势力与关陇集团, 但在政治上盛衰起伏情况不同———李氏便是其中的典型, 盛于北周、隋两代, 却可能衰落于唐。由此可知, 即便是出自北周、隋、唐三代拥有政治核心地位的武川军事势力与关陇集团的勋贵家族, 想要维持家族之政治特权和高贵门第,

文档评论(0)

134****3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