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朝佛教传布的一个重要线索六朝时期南京的文物、古迹 (下) 研究南京六朝史的重要依据
四、 佛国魅力
1. 顾恺之对佛教的贡献
东汉末年,中原陷入动荡。佛教从中原传播到江淮地区,成为六朝和江南佛教交流的先驱。孙吴建国后, 吴都建邺与北方洛阳同是佛教两大重镇, 赤乌十年 (247年) 高僧康僧会在建邺立佛寺——建初寺, 位于都城之南秦淮河畔的大市旁 (今南京西南部) , 为江南有佛寺之始。康僧会和支谦是孙吴时期来建邺的两位佛教译经大师, 他们在寺里翻译了印度传来的佛经, 对佛教在江南传布有很大的影响。
到了东晋时期, 由于佛教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中流行的玄学和清谈之风, 佛教逐渐中国化, 得到了皇室和世家大族的普遍信仰, 因而佛寺大增, 建康佛寺达40余座, 首都建康成为南方佛教的中心。当时为了使西方佛教的传布适合东土人情, 许多高僧精于清谈玄学, 名僧竺道潜、支道林、慧远等人, 与首都许多世家大族来往密切。东晋著名佛寺瓦官寺 (又称瓦棺寺) , 建成于兴宁二年 (364年) , 在今南京城西花露岗, 现仅存寺基。据《六朝事迹编类》:此地是东晋官营陶器作坊所在, 又传官司在此掘得一瓦棺而得名。但此寺真正闻名的原因, 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此绘制了著名的“维摩诘居士像”。顾恺之早年居瓦棺寺附近, 并常与谢安、谢瞻、羊欣、殷仲堪等名流雅士来往;据说当时寺僧向这些大族募捐之时, 顾独捐100万钱, 寺僧怀疑捐款何来?及顾恺之将“维摩诘居士像”绘就在寺内展出时, 佛徒及名士为之倾倒, 纷纷捐款, 结果超出100万钱。当年寺中还有雕塑家戴逵和戴颙父子精心铸造的5尊青铜佛像, 与狮子国 (今斯里兰卡) 送来高4尺2寸的精美白玉佛像, 称为瓦官寺“三绝”, 名噪一时。在今南京城乌衣巷旧址附近, 还有东晋侍中王坦之所建的安乐寺遗址, 传为梁代大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处。
南朝时期佛教更为盛行, 萧梁时达到高峰, 据文献记载有寺院2846所, 僧尼82700余人。因此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说:“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人认为当时建康佛寺还不止此数, 梁时最盛达700多所。但据清代孙文训、陈作霖《南朝佛寺志》 (《金陵琐志》之一) 统计:建康有寺并有名可考者只有226座, 其实这也不能算少了。梁时建康佛寺以同泰寺最为有名, 因梁武帝崇佛, 特在台城 (即宫城) 旁建寺, 使寺的南门正对宫城北门, 便于出入。据《建康实录》记:“寺在宫后, 别开一门, 名大通门, 对寺之南门, 取返语以协同泰为名, 帝晨夕讲议, 多由此门”。寺内有大殿6座, 还有10余座小殿和佛堂以及7层大佛阁及9层宝塔, 供奉极为奢华的10万金像和银像。梁武帝曾四次“舍身”于此, 更使这座佛寺名声鹊起。不久, 同泰寺宝塔遭火灾, 梁武帝想再建一座更高的12层佛塔, 因“侯景之乱”而未果。除同泰寺外, 南朝名寺尚有栖霞寺, 原址为刘宋时南下世族明僧绍隐居地, 南齐永明七年 (489年) 僧绍舍宅为寺, 齐梁以来代有僧筑, 琳宫梵宇, 飞簷相望, 成为江南最大佛寺之一, 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荆州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 并称“四大丛林”。明僧绍在栖霞时, 与寺僧法度拟在寺后山上凿山岩造像, 不久僧绍病故, 未果。后其子明仲璋为临沂县令, 继承父志, 继续与法度凿山岩造像, 据陈朝江总《栖霞寺碑》记:梁大同六年 (540年) 无量殿造像竣工, 齐梁的皇族和官僚、文人如齐文惠太子、豫章文献王、竟陵文宣王、太宰江夏王……等人, 都捐资在山上造像;梁武帝之弟临川靖惠王萧宏更出巨资装饰, 金碧辉煌, 盛极一时。栖霞石窟寺, 自齐凿“三圣像”开始到梁末, 共开佛龛294座, 造像515尊, 号称千佛岩, 是我国南方石窟寺之瑰宝, 古代佛教艺术珍品。唯石窟寺大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战火, 1925年住持僧若舜以两年时间, 全部用水泥涂缮一新, 以致完全失真, 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建康南朝佛寺于今有名可考者尚有: (1) 雨花台高座寺:寺在东晋时名甘露寺, 后印度高僧尸黎密来中国, 为王导所敬, 因号其居为高座, 后卒, 遂名高座寺。据《至正金陵新志》:梁初高僧宝志主持该寺, 与500大士聆云光大师坐山巅说法, 天花坠焉, 此山乃名雨花台, 即云光讲经之所在。 (2) 牛首山普觉寺:梁天监二年 (508年) 司空徐度建。明代在寺旧址上建宏觉寺塔, 后拆毁, 今又重建, 为旅游胜地。 (3) 江宁县其林镇本业寺:传谢灵运及谢惠连墓在寺旁。 (4) 江宁县方山上定林寺与海慧寺:亦传为谢灵运及众多文人雅士游览赋诗之地。
2. 梁武帝的“佛教”思想
六朝佛教的鼎盛期在南朝, 南朝佛教繁盛的原因:首先是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与扶植, 南朝诸帝大都崇信佛教, 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