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明时期佛教与庐山之关系
根据现有资料,博西不是虔诚的佛教信徒。然而,在佛教繁荣的元嘉时期,博石本人并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据《宋书》载:“十六年, (刘义庆) 改授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三郡诸军事、卫将军、江州刺史, 持节如故。”(1)鲍照作为刘义庆藩府的侍郎, 随刘义庆到江州任职。又据《宋书·州郡志》载:“ (江州刺史) , 初治豫章, 成帝咸康六年, 移治寻阳, 庾翼又治豫章, 寻迁寻阳。”(2)可见当时江州治所在寻阳, 而佛教和道教圣地庐山距离寻阳不远。鲍照曾随刘义庆登庐山。这次庐山朝圣之行, 鲍照写下了《登庐山》《登庐山望石门》《从登香炉峰》三首诗, 后来又写了《佛影颂》以及《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 从这五首诗产生的特殊的佛教背景看, 它们本身应该蕴含着较为深刻的佛学意蕴。
佛教与自然山水的密切联系表现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不仅为佛教徒生存、传教、悟道提供了场所, 也是佛教徒怡情养性和寄托情感的地方。他们在静观山水景物的同时, 逐渐关注自然山水本身千姿百态的物象变化, 并且被大自然的天然造化所陶醉。于是, 自然景物也变成了审美对象, 也成了佛教悟理禅道的意象来源。东晋孝武初年, 慧远见庐山清静、秀美便居住龙泉精舍, 东晋太元十一年 (386) , 桓伊为慧远创建东林寺, 此后三十余年, 慧远住息庐山, 栖隐修持传教, 并广泛吸引南方僧俗人物, 同修净土, 游览歌咏, 从而使庐山成为当时佛教的一方圣土。慧远《庐山记》载:“其山大岭, 凡有七重。圆基周回, 垂五百里。风雨之所摅, 江山之所带。高岩仄宇, 峭壁万寻。幽岫穿崖, 人兽两绝。天将雨, 则有白气先抟;而缨络于山岭下, 及至触石吐云, 则倏忽而集。或大风振岩, 逸响动谷;群籁竞奏, 其声骇人。此其化不可测者也。”慧远以审美的眼光观照庐山的自然风貌, 描绘不同气候条件下庐山千姿百态的物象变化, 庐山景观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同时也成了体玄悟道的圣地。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录慧远《游庐山》就是先从审美的角度描绘僧人在云雾缭绕的峭壁和秀美的山峰栖息游观的情景, 然后写“妙同趣自均, 一悟超三益”的人生感悟。鲍照元嘉十六年随刘义庆登庐山, 虽然不可能和慧远法师与众僧人游庐山相提并论, 但是, 我们知道刘义庆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鲍照此时的诗作应该更多倾向于从佛学的角度展开对庐山的审美。鲍照的《登庐山》先写登庐山的经过:“悬装乱水区, 薄旅次山楹。”点明诗人整顿行装, 穿过大江, 来到庐山。接着写登庐山见到的景物:
千岩盛阻积, 万壑势回萦。高昔貌, 纷乱袭前名。洞涧窥地脉, 耸树隐天经。松磴上迷密, 云窦下纵横。阴冰实夏结, 炎树信冬荣。嘈晨思, 叫啸夜猿清。深崖伏化迹, 穹岫长灵。
诗人尽情描写庐山美景, 这里峰峦叠嶂, 沟壑纵横, 山峰耸立云霄, 山涧泉水流淌;树木漫山遍野, 小路在茂密的松树林中消失, 山洞里云雾缭绕;山的背阴处还有夏天都不融化的冰雪, 苍翠的树木到冬天依然郁郁葱葱;清晨鸡叽叽喳喳地鸣叫, 夜晚猿猴在清空里长啸, 大山深处依然留有僧人走过的痕迹, 空旷的山洞里隐者曾在那里修炼。最后诗人谈自己的感受:“乘此乐山性, 重以远游情。方跻羽人途, 永与烟雾并。”单从结尾来看, 鲍照受“游仙诗”的影响, 在云雾缭绕的庐山自然联想到古代仙人。也正是由于这一个结尾, 人们往往认定这首诗的主题是侧重谈仙道的, 实际上“这种道教式的联想只是一个附带的玄外之音, 而非本诗的主调”(3)。诗人本性喜欢山水, 又钟情于游览, 登上庐山佛教圣地, 这首诗中自然包含鲍照对佛学的一些理解。
从诗的开头两句来看, “悬装”一词表明诗人游览时带的行装很多;“水区”一词包括江水和湖泊, 诗人是通过长江又经过鄱阳湖到庐山的, 开篇就表露出诗人朝圣的虔诚。接着诗人用对句来描绘沿途所见到的庐山景色, “千岩”对“万壑”, “洞涧”对“耸树”, “松磴”对“云窦”, “阴冰”对“炎树”, 这些都是庐山特有的景物, 鲍照又用“阻”、“回”、“窥”、“隐”、“迷密”、“纵横”、“结”、“荣”等词把这些意象连接起来, 写出岩石的气势, 沟壑的深险, 流水深入地脉, 松树上窥苍天。寥寥数笔, 勾勒出庐山峰峦叠嶂, 沟壑纵横的粗犷特点, 佛陀在世时曾说, “山岩石室, 露地穰积”(4)是宴坐修炼的最好场所, 鲍照描绘的庐山景致和佛家修行的要求是十分吻合的。
诗中提及庐山盛夏依然有“阴冰”, 隆冬树木依然郁郁葱葱, 表明庐山独特的气候特点, 同时让人想到, 庐山确实是超凡脱俗的神秘之地。慧远曾经长住庐山三十多年, 据《高僧传》记载,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 慧远和弟子刘遗民、周续之等人, 在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 慧远发愿往生净土, 表明慧远希望成佛的紧迫感。鲍照在此突兀出现“阴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烹饪化学(第三版)中职课件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深度分析及2026年备考建议 .pdf VIP
- 烹饪基本功训练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3002-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跨境电商交际英语(盛湘君)习题答案.pdf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pdf VIP
- 认证通用基础第四篇:综合.pdf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社交礼仪(第五版_林友华)3章交际礼仪.ppt VIP
- 2025年秋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