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东焦家式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0 矿物资源形势
东海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目的地。目前的已知金资源储量超过2000万吨。该区域仅占中国总面积的0.27%,但实际金资源储量和黄金产量超过中国的四分之一。胶东金矿开采历史悠久,自唐朝就有采矿记载。早期勘查、开采的金矿均是石英脉型金矿,由于大部分金矿产于招远市玲珑镇,因此被命名为玲珑式金矿。这种金矿规模一般较小,分布零散,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不足30t。
1965-1970年,山东省地质局807队打破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传统束缚,相继发现和评价了三山岛、焦家等产于区域性断裂带中的破碎带蚀变岩型大型金矿,命名为“焦家式”金矿[1]。此后,胶东地区金矿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
然而,随着金矿勘查、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胶东金矿找矿越来越难,保有资源储量逐年减少。至20世纪90年代,胶东金矿资源出现严重危机,许多矿山面临资源枯竭局面。2005年以来,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组织地质勘查队伍在胶东地区开展了深部找矿,相继在寺庄、马塘、焦家、东风和三山岛等金矿的深部(地表以下500~1 500 m)发现和探明了大型(20t)和超大型(100t)金矿床[2-4],实现了重大找矿突破,使胶东金矿焕发了新的生机。
自发现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以来,经过50年勘查、开采、研究,地质工作者基本查清了胶东金矿的类型、特征、成矿规律、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研究了胶东金矿的成矿模式,提出并发展了焦家式金矿成矿理论。
1 前寒武纪基底岩系
胶东位于山东省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东南部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东北部。胶东地区的胶北隆起和胶莱盆地属于华北陆块(东南部),威海隆起则属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东北部)。
胶东地区主要由前寒武纪和中生代地质体组成,另有少量古近纪-新近纪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及第四纪松散沉积(图1)。胶北隆起前寒武纪基底岩系主要由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和古-新元古代变质地层组成[5],少量古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组合、古元古代花岗岩。威海隆起前寒武纪基底岩系则主要由含超高压榴辉岩的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荣成片麻岩套)组成,少量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和中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组合。
中生代地质体在各构造单元均有分布,白垩纪陆相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分布于胶莱盆地中,少量见于隆起区的小型断陷盆地中。中生代侵入岩侵入于前寒武纪地质体中,在胶北隆起和威海隆起中都很发育,主要包括侏罗纪花岗岩类(玲珑花岗岩、文登花岗岩和垛崮山花岗岩)、白垩纪花岗岩类(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伟德山花岗岩和崂山花岗岩),少量三叠纪花岗岩类(宁津所正长岩、槎山正长花岗岩)。在金矿分布区中发育大量与金矿形成密切相关的白垩纪中-基性脉岩(煌斑岩、辉绿岩、细晶闪长岩、闪长玢岩等)。
胶东地区断裂构造发育,最醒目的是NE-NNE走向断裂,断裂数量多、规模大,是胶东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
2 金矿床分布、成分及类型
胶东地区共有金矿床200余处,其中大型以上金矿床20 余处,分布于莱州、招远、蓬莱、栖霞、福山、牟平、乳山等地,构成胶东金矿成矿区,包括胶西北、栖蓬福、牟乳3个成矿小区和6条金矿带、13处金矿田(图1)。胶东金矿床分布频度、大型矿床数量均居中国首位,金矿床具有区域集中、规模大、富集强度高和成矿期短的特点,被中国地质学家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或金属异常巨量堆积[6]。
主要金矿床类型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此外,按照矿石主要特征和控矿构造性质还划分了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硫化物石英脉型、层间滑动构造带型、蚀变砾岩型、盆缘断裂角砾岩型等类型[1,7-8]。
2.1 矿物地质特征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为焦家式金矿的典型矿床类型,主要分布于三山岛金矿田、焦家金矿田和大尹格庄金矿田,是胶东金矿的主要类型,以焦家金矿床和仓上金矿床为代表。
矿床受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主要控矿断裂有三山岛断裂、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图2)。控矿断裂总体呈NNE走向,在平面上走向常有变化,呈舒缓波状展布;在剖面上总体具上陡下缓“铲式”特点,断裂倾角20°~50°,地表局部可达80°[9]。
矿床主矿体一般产于断裂主断面下盘,矿体规模大,矿化连续稳定,矿体长度可达1 000~1 200m,延伸可达800~1 500m。焦家金矿床目前已控制主矿体最大斜深达3 000m(垂深1 600m),矿体平均厚度3~10m。矿体形态简单,多为脉状、似层状、透镜状。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图3a、b)、细脉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和细脉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矿床金平均品位(4.56~17.61)×10-6,多数在7×10-6以下。矿石结构主要为晶粒状结构、碎裂结构、填隙结构等,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斑点状为主。围岩蚀变主要有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