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在清代的兴衰与影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朱理学在清代的兴衰与影响 理学是一个重要的传统儒学流派,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官方哲学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清朝初年, 封建统治者仍然大力提倡程朱理学, 但因其空疏拘执, 为不少学者所厌弃, 且被考据学所压倒, 跌入低谷。嘉道以后, 理学发展进入晚清时期, 出现了新的转机和新的发展趋向。在晚清时期 (19世纪初至1912年) , 理学 (指其主流学派程朱理学) 发展经历了由衰而兴和由盛而衰的历程。在嘉道年间, 程朱理学由衰渐兴;至咸同及光绪初年, 理学进入复兴的高潮;光宣时期,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学风的改变, 理学再次由盛而衰。 晚清理学尽管处于它的最后发展阶段, 然而它作为传统儒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 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当时的社会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不仅及于政治、学术, 而且还及于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本文就理学与晚清社会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性的探讨, 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 “欲救人才,必至学术” 在清代各种学术派别中, 与政治关系最为密切, 且对政治影响最大的学术, 就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不仅实现了儒、释、道三家合流, 增强了传统儒学的思辨性, 而且把传统儒学进一步伦理化、哲理化, 更适应封建政治的需要。这种学说在现实世界之外构筑起了一个无所不包、至高无上的理性世界, 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和君父帝王则是这个理性世界在现实中的具体化身。在为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道德作理论论证方面, 没有哪个学派能够与程朱理学相提并论。这就是程朱理学备受宋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青睐, 以官方哲学而高踞庙堂的重要原因。 乾隆后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出来, 开始走上衰败的道路。而封建统治阶级及一些士大夫则把这种情况归结为长期不讲理学, 导致“民俗浇薄, 人心不古”的结果。于是, 在嘉道两朝朝野出现了要求振兴理学 (亦称宋学) 的呼声。嘉庆、道光两代皇帝均提倡“正学”即理学, 表彰汤斌等理学名臣, 是为了“崇实学而阐幽光”, 以摆脱政治统治中出现的危机。学者潘德舆说:“程朱二子之学, 今之宗之罕矣。其宗之者率七八十年以前之人, 近则目为迂疏空滞而薄之, 人心风俗之患不可不察也。……而七八十年来, 学者崇汉唐之解经与百家之杂说, 转视二子不足道, 无怪其制行之日趋于功利邪癖, 而不自知也”1。在他看来, “欲救人事, 恃人才;欲救人才, 恃人心;欲救人心, 则必恃学术”2。所谓“恃学术”, 指的是依靠程朱理学来挽救封建社会存在的弊病和危机。由此可见, 晚清理学的复兴不仅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扶持, 而且还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在朝野人士的呼吁下, 理学势力在嘉道年间出现了复兴的趋向。各地的理学士人逐渐活跃起来, 纷纷著书立说, 谈性论道。尤以关中、安徽和两湖等地区的理学势力最为活跃。此期间, 较为重要的代表人物有:李元春、方东树、唐钅监、贺长龄等。 咸同时期, 理学的复兴达到了高潮阶段。爆发于19世纪50~60年代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清王朝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危机局面, 其统治摇摇欲坠, 几近崩溃。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 不仅在政治上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 而且在思想文化上的以孔孟儒学为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予以扫荡, 引起整个地主阶级的恐慌。曾国藩练成湘军后率师出征, 作《讨粤匪檄》为出师宣言, 攻击太平天国“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 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 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 并重申孔孟程朱所宣扬的“君臣父子, 上下尊卑, 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3, 号召读书人等起而“卫道”。这表明, 面临灭顶之灾的地主阶级既要挽救封建道统的危亡, 又要利用封建道统来维护其统治的衰败。振兴程朱理学作为清政府应付统治危机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已经成为封建统治者迫在眉睫的事了。1853年5月, 咸丰帝召见究心程朱理学的吴廷栋, 君臣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很能说明问题, 兹录如下: 上曰:“汝常读何书?”对曰:“臣尝读程朱之书”。上曰:“何尝学程朱者多迂拘?”对曰:“此正不善学程朱之故。程朱以明德为体, 新民为用, 乃由体达用之学, 天下断无有体而无用者。其用不足, 必其体尚多缺陷。凡临事迂拘不通, 正由平日不能如程朱之格物穷理而徒资记诵, 非学程朱之过也”。……上曰:“汝识曾国藩否?”对曰:“曾国藩曾署刑部左侍郎, 臣实早与相识。其人励志不苟, 亦是杨大洪一流人材, 虽近言近激, 而心实无他”。上曰:“汝识倭仁乎?”对曰:“臣亦早与相识, 是笃守程朱之学者。平日专在身心检察, 日自记载以为考验, 尤佩其笃实, 其守道似近迂而能知大体。……”对曰:“……皇上读书穷理以裕知人之识, 又清心寡欲以养坐照之明, 深宫寤寐旁求, 则辅相得人。辅相进贤待用, 则内而部院, 外而督抚得人, 部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