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走进“诈病”学生
深圳市某初中学生装病情况调查分析
?
?
刘丽婷
(深圳市文锦中学 广东深圳 518000)
在初中生中“流行”着一种“奇特”的现象,有的学生刚一上课或者还没到下课时间就各种“病态”地出现在学校的医务室,他们小到有点肚子不舒服,或者感觉自己头有些晕,大到假装昏迷或者装睡不醒,如果老师或者校医不加以干预,这些学生有时可以在医务室以不舒服的事由待上一整节课甚至几节课,这些所谓的“病号”他们有的呆坐在椅子上无所事事,有的干脆趴在茶几上睡起觉来,有的甚至一边假装休息一边掏出了随身偷偷带的手机……
回归到医学的范畴,从理论上来说这种行为可以统称为诈病[1],诈病是指某些人为了达到个人某种目的,故意伪装或显著夸大某种外伤、躯体或精神疾病,从而用来逃避外界某种不利于个人的情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有关资料显示,诈病在基层医院很常见,在大城市就诊患者中也不少见,患病率以罪犯中最高,可占10%~20%的求医病例,战时部队医院可达5%,而市级综合医院临床目前缺少统计数据。这些主诉急诊就诊的诈病患者,病史、体征与实验室检查资料通常很不一致,诈病者往往具有以下特点[3]:1.具有明显的装病动机和目的;2.临床症状表现不符合任何一种疾病的相关特点,躯体症状或精神症状中的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与行为障碍等均不符合疾病的症状表现规律;3.对躯体或精神状况检查通常采取回避、不合作、造假行为或敌视态度,回答问题时,反应时间常延长,对治疗不合作,暗示治疗无效;4.社会功能与躯体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比真实疾病重,主诉比实际检查所见重;5.病人一旦承认伪装,随即伪装症状即消失。根据这些理论依据,对深圳市罗湖区某初中开展调查统计来明确分析:
一、调查对象
对确有装病的学生(诊断参照医务室和医院门诊的诊疗记录)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方法,从2019年3月1日开学至2019年12月31日共调查93人。
二、调查内容
采用“初中生逃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成绩)、是否逃过课、通常的装病类型,逃课的主要科目、逃课主要原因、逃课的认识态度,以及逃课是否受其他人影响等若干问题。
三、调查方法
收集汇总调查统计数据,将调查数据应用SPSS15.0录入,研究参考变量赋值如下,采用统计学研究方法进行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赋值表
调查方法注解:1.学习成绩简易判断标准:(1)期中考试成绩进入过年级前200名;(2)期中考试成绩在年级201-400之间;(3)期末考试成绩在年级在400名以后。2.是否为学生干部:有担任班级或者一个类型的干部即算(如各类委员,课代表)。3.装病事由:(1)头痛包括发热,困倦,头晕,因初中生未能很好地区分这些症状,故统称为头痛;(2)腹痛包括便秘,腹泻,胃肠痉挛,生理期;(3)上呼吸道症状包括鼻塞,咳凑,打喷嚏,咽痛。(4)外伤包括肌肉酸痛,扭伤,磕碰伤等。
四、调查结果
(一)装病逃课学生基本情况表
对确有装病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方法,从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调查93人,其中男同学占比例74%,女同学占比例26%,见表2。
表2 文锦中学装病逃课学生基本情况表
(二)数据分析
结合学校学生的诈病情况,又可以分为逃离教室课堂的诈病和逃离体育课运动课堂的诈病,不同课程之间装病的逃课率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9.14,P<0.05),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课装病逃课率最高(40.9%),语数英等主课其次(38.7%),体育课相对最低(20.4%),且表现出从初一开始随年级升高装病率升高的趋势,到了初中三年级装病逃课率又降低,见表3、表4。
图1 不同年级男女生装病课程分布趋势
表3 不同学习成绩学生选择装病课程的分布数据
表4 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装病类型的分析数据
(三)装病的鉴别
面对这些有“问题”的学生,作为专业医务人员,校医及时作出清晰的鉴别非常重要,真正躯体疾病鉴别在于诈病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很不一致,通常表现为几个方面所获资料互相矛盾,以伪装发热头痛性疾病为例,存在下列可疑之点:1.高热下无急病面容;2.高热而皮肤无滚烫感;3.脉搏、呼吸无相应增快;4.温度超过41℃,或达体温计顶端(考虑由人为因素造成温度计达顶峰值)。初中生除了上述规律还具有显而易见的“幼稚”表现:如装病就诊时神情和眼神闪烁,过分在意老师或者校医的表情与回应,尤其是在得知自己“生病”的“诊断”时会留露出异常欣喜与装病得逞的神情;而在告知他并没有生病时会表现出明显的失落感与挫败感,这些表现均与真正的患病学生表现不同,真正生病的学生不仅在症状上与疾病类型吻合,他们大多也因受疾病的困扰没有太多心思关注周围人的反应。
(四)原因分析
离开教室课堂环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