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而获,将手向国家银库关于一起荒诞案件的法律思考.docxVIP

不劳而获,将手向国家银库关于一起荒诞案件的法律思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劳而获,将手向国家银库关于一起荒诞案件的法律思考 2003年,报纸和媒体报道了令人惊讶的事件。武汉一位年轻的证券交易机构副赵表示,他同意帮助朋友的母亲签订高息贷款。在几乎39万元完成后,他转向自己的股票进行投机。我相信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技能赚钱。这样既帮了朋友,自己也可以借鸡生蛋,发笔小财。可惜的是,信心十足的赵某在股市上却遭遇惨败,以至无法兑现所谓的本金和利息。故事发展到这里,其实一切还算常见,但接下来的发生事的就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了。在这期间,赵某仅仅通过电话传情就全身心地爱上了一名“美丽女子”,为了在这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情人面前争口气,他竟不惜铤而走险,用一张伪造的存单从证券公司取走25万元巨款,去填补所欠下朋友母亲的巨额亏空。东窗事发后,这位年轻人才被告知,那个素未谋面的美丽情人其实就是朋友的母亲,那年近60的太婆,老人只是用憋出来的声音编织了一个个漏洞百出的谎言就轻易地征服了赵某。赵某无论如何无法相信这荒谬而残酷的真相,但是他却不得不为自己的轻信和轻狂而度过三年的铁窗生涯。 在我们阅读这个案件的时候,最难理解的是赵某为什么如此轻易就被一个拙劣的骗局冲昏头脑从2000年12月电话传情开始,一直到2002年12月案发,在 两年的时间里,他居然把感情寄托在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人身上,光送出的礼物就价值8万余元。赵某也曾经提出要见一见这位“情人”,但每一次都被“情人”以各种理由推辞。赵某甚至连一丝的怀疑都没有,对自己所处的可笑而又可悲的境况浑然不觉。赵某29岁就当上了证券公司资金管理部的副总经理,从其年龄、经历和成就来看,他是名副其实的青年才俊。可为什么他在感情生活上却如此低能,并会因为私人事情而挪用单位资金 另一个让人觉得无法理解的是那位用声音和心计去欺骗赵某感情的退休太婆。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她却是这出人生荒诞剧的始作俑者和导演,她在自己的晚年演了一出极不光彩的独角戏。与赵某的真情付出不同的是,太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有付出过任何感情,她在很多时候就是在冷眼旁观,看着赵某为情所困,看着他为一个虚拟人的安危去牵肠挂肚,她甚至还可以坦然地接受赵某送给那个“情人”的贵重礼物。我们很难想象,她为什么会如此冷漠在金钱利益面前,人们的道德底线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 作为局外人,我们在看一个已经有了结果的案件时,经常会有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心态,会认为案件中的当事人是多么的愚蠢或不道德,以为自己不会犯和他们一样的错误。但这种自信是没有根据的。如果我们自己处在那位太婆的位置的话,为了拿回自己几十万的血汗钱,恐怕很少有人会介意去撒一个小谎,只不过后来发现这个谎言难以收拾的时候,就不得不用下一个新的谎言去圆谎。以至作茧自缚。同样,我们也不能说赵某对虚拟情人的痴情就只是一个特例,我国不是已经出现了很多因为网上谈情而无法自拔并最终酿成悲剧的真实事例吗 在分析本案的来龙去脉时,我们会发现赵某和太婆在这件事情上,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投机心理。对于太婆而言,她希望赵某能够凭借其在金融业中的能量为自己挣得年息竟达10%的高息存款,为此不惜把近39万现金托付于赵某;对于赵某而言,他的投机心理则源自对股市财富的觊觎,正如报道中所说: “赵某在见到这么多现金时,十分高兴,随即存到了他炒股的资金帐户上了。他自信在正红火的股市上炒一把,凭借他的聪明才智远不止10%的回报。到时候,既在老同学面前挣了面子,自己又能不动声色地赚一把,这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啦。” 这是一起典型的由投机心理引发的金融刑事案件,在金融犯罪领域里,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问题是:什么是投机它在金融业内的影响为什么会如此剧烈 一、 投诉人的心理分析 经济学层面所说的投机是指抓住机遇顺时而动,谋求个人利益。投机原本不是一个贬义词,英文中的Speculation除了投机之意外,另一意为沉思。从早期的商人投机行为中,我们确实可以发现明显的理性因素。以17世纪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投机为例,这些荷兰人以香料投机买卖为契机,对黄金、白银、陶瓷、纺织品等众多商品进行买空、卖空,赚取大量利润。但他们的投机决不是盲目的,他们在频繁买进卖出之前,都会先行搜集市场上的各类供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他们的投机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源于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决策能力。正是这种理性的色彩,决定了投机与赌博的本质区别。这种利润的获得,在伦理道德和市场理论上均无可厚非。荷兰商人的投机被后人认为具有开创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以股票为主要媒介的现代金融业出现以后,投机逐渐显现出其可怕的一面。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对社会投资与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也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财富观念带来巨大冲击。金融业具有强大的融资功能,而且金融市场的价格会出现剧烈波动,它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少数幸运儿带来巨大财富。这种“不劳而获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