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某电镀厂铬职业暴露现状调查.docxVIP

广东省中山市某电镀厂铬职业暴露现状调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中山市某电镀厂铬职业暴露现状调查 铬化合物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在精细、纺织和其他行业,即使是含有铬的废水、废水和废水,也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伤害,尤其是直接接触到的工人。研究表明, 六价铬及其化合物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可引起皮炎、铬疮、哮喘和鼻中隔穿孔等, 并可诱发肝、肾、心肌损害。铬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内。随着相关产业工艺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铬及其化合物健康危害的认识程度的加深, 高浓度的铬作业逐步减少, 人们更加关注接触低浓度铬及其化合物对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主题 将该镇内所有铬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孕育期妇女、肝肾功能异常者、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者, 共纳入研究对象372人。 1.2 学习方法 1.2.1 调查问卷的制定 (1) 问卷调查:参考全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方案附表3《职业健康检查表》制定了《职工健康调查问卷》, 对铬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职业史 (工种、工作年限) 、既往病史、现病史、主要症状和体征等。 (2) 现场调查:制定现场调查计划, 采用《深圳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信息调查表 (铬酸盐专用) 》,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对铬作业环境进行逐一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方式、设备防护设施、铬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统一培训调查员, 及时对预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 1.2.2 职业暴露工人健康评价 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2007)和《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 (GBZ12-2002)对铬职业暴露工人身体健康进行诊断和评价。 1.2.3 空气铬车间监测布点 参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采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用于计算短时间平均浓度 (short-term exposure limit, STEL) , 采用长时间、个体采样方法用于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ime-weighted average, TWA) 。车间监测布点如下:定点采样按照五金电镀厂车间空气铬平均浓度最高、作业工人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位进行布点;个体采样按照作业工人数量进行布点。 1.2.4 血液样本的收集和处理以及铬工人 5 ml周静脉血, -20℃冰箱保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铬浓度。 1.3 spearman等级分析 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血铬浓度、铬鼻部体征的检出率与工人工龄的相关关系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双人平行录入数据, 核查更正错漏项。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作业时间及罪犯 本次调查铬作业工人共计372名, 其中男性282名 (75.81%) , 女性90名 (24.19%) ;年龄范围为18~59岁, 平均年龄为 (32.15±3.56) 岁;铬作业工龄范围为1~18年, 平均作业工龄为 (3.51±1.53) 年。多数研究对象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4名。 2.2 调查对象所在五金电镀厂镀铬车间空气铬STEL平均为0.024 mg/m3(浓度范围:0.01~0.56 mg/m3) , 低于国家容许卫生标准 (0.15 mg/m3) ;TWA平均为0.012 mg/m3(浓度范围:0.01~0.24 mg/m3) , 低于国家容许卫生标准 (0.15 mg/m3) , 未发现铬酸盐超标, 说明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低浓度的铬及其化合物。 2.3 g/l 铬作业工人血铬浓度范围为0.21~2.81μg/L, 平均血铬浓度为 (1.31±0.69) μg/L。工人工龄与血铬浓度两者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r=-0.04, P=0.445) , 但工人工龄与鼻部体征检出率的相关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r=-0.21, P0.001) , 见表1, 且2例鼻中隔穿孔和2例鼻中隔糜烂患者均处于1~5年工龄组。 2.4 不同性别、年龄利用空气铬浓度组间铬鼻部体征检出情况比较 对372名铬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发现鼻中隔黏膜糜烂2例、鼻中隔软骨部穿孔2例, 总检出率为1.08%, 见表2。作业场所空气铬浓度组间铬鼻部体征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2.18, P=0.140) , 见表2。不同性别、工龄之间铬鼻部体征检出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12=2.26, P1=0.173;x22=2.58, P2=0.581) 。 3 大鼠鼻部反应情况,其结果基 有研究报道, 车间空气中铬酸雾浓度超过0.01 mg/m3就可发生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达到0.015~1.0 mg/m3即可产生鼻中隔穿孔。本次调查中五金电镀企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