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声随义转字辨
“随义转”也被称为“随义转”。首先,明确解释这一说法的人是清代学者钱大寅。他说:“古人音随义转,故字或数音。《小旻》‘谋夫孔多,是用不集’,与‘犹’、‘咎’为韵;《韩诗》‘集’作‘就’,于音为协。毛公虽不破字,而训‘集’为‘就’,即是读如‘就’音。《书·顾命》‘克达殷集大命’,汉石经‘集’作‘就’;《吴越春秋》:‘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回复俱留。’是‘集’有‘就’音也。《瞻卬》:‘藐藐昊天,无不克巩。’《传》训‘巩’为‘固’,即转从‘固’音,与下句‘后’为韵也。《载芟》:‘匪且有且。’《传》训‘且’为‘此’,即转从‘此’音,与下句‘兹’为韵也。顾亭林泥于一字只有一音,遂谓《诗》有无韵之句,是不然矣。”钱氏认为,字义若变,其读音亦可相随而变,从而产生一字两音(多音),随文异读现象。他把一个字的通常读音叫做“正音”,而把因义转所产生的异读音叫做“转音”。他说:“凡字有正音,有转音。……予谓三百篇中,转音之字甚多。《七月》之‘音’、《云汉》之‘临’、《荡》之‘谌’、《小戎》之‘骖’、《车攻》之‘调’、‘同’、《桑柔》之‘瞻’、《文王》之‘躬’、《生民》之‘稷’、《北门》之‘敦’,《召旻》之‘频’、《正月》之‘局’,皆转音也。毛公《诂训传》每寓声于义,虽不破字,而未尝不转音。《小旻》之‘是用不集’,训‘集’为‘就’,即转从‘就’音;《鸳鸯》之‘秣之摧之’,训‘摧’为‘莝’,即转从‘莝’音;《瞻卬》之‘无不克巩’,训‘巩’为‘固’,即转从‘固’音;《载芟》之‘匪且有且’,训‘且’为‘此’,即转从‘此’音。明乎声随义转,而无不可读之诗矣。”从其所列举的例子可以看出,“正音”与“转音”主要是双声关系,所以钱氏又有双声假借之类的说法。例如:“问:‘盖’之为‘裂’,何也?曰:郑注《缁衣》云:‘割之言盖也。’《正义》谓‘割、盖声相近’。古者声随义转,声相近者,义亦相借。《尚书》‘割申劝宁王之德’,‘割’有‘盖’义;《尔雅》‘盖’、‘割’同训,‘盖’有‘割’义:皆取同声之转也。”“《礼记》疏:‘昕天昕,读曰轩,言天北高南下,如车之轩。是吴时姚信所说。’《宋书·天文志》云:‘按,此说应作轩昂之‘轩’,而作‘昕’,所未详也。’大昕案,‘轩’、‘昕’双声,汉儒所谓声相近也。古书声相近之字,即可假借通用。如《诗》‘吉蠲为’,或作‘吉圭’;‘有觉德行’,或作‘有梏’;《春秋》‘季孙意如’,或作‘隐如’;‘罕虎’,或作‘轩虎’。此类甚多,未易更仆。‘昕’之为‘轩’,即同此例。休文精于四声,而未达双声假借之理,故有此失。”可见,“双声假借”与“声随义转”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提法,只是侧重点略有不同而已。
钱大昕的“声随义转”说是基于对《诗经》用韵的规律、古诗文中的异文现象及汉代经师所作训诂等方面的事实的认识而提出来的。在他之前,明代的陈第曾提出“不改其字而音是更”的“借读”说:“音有相通,不妨其字之异也;义有可解,不妨其音之殊也。古之达人如郑康成辈,往往读与俗异:‘懿彼哲妇’,则‘懿’读为‘噫’;《易》‘锡马蕃庶’,则‘庶’读为‘遮’。又如《论语》‘互乡’章朱注云:‘“人洁”至“往也”十四字,当在“与其进也”之前。’盖不改其字而音是更,不变其章而读互转,亦变通之权宜也。故‘杂佩以赠之’,今读‘赠’为‘贻’;‘烝也无戎’、‘以修我戎’,并读‘戎’为‘武’;而《东门》、《车攻》、《桑柔》、《烝民》、《召旻》、《宫》六章,上下不叶,皆借而读之。”不难看出,陈氏所说的“借而读之”,便正是钱氏所说的“声随义转”问题。先于钱大昕一百年的黄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例如他说:“古本无‘毋’字,但借‘母’字转声。’”‘虑’、‘伏’同音,故伏羲氏之‘伏’一作‘虙’;又‘宓’与‘虙’同谐‘必’声,故《史记》借用‘宓’。又伏羲氏妃死为洛神,曰宓妃;孔子弟子宓子贱为伏羲之后,而汉伏生又子贱之后。盖古字多因声假借,不甚拘也。……古‘伏’、‘虑’皆读如‘弼’,故‘宓’、‘虑’皆以‘必’为声。其‘虑妃’、‘虑贱’之借用‘宓’者,音即随之而转。但俗人仍读如‘密’,则为大谬。”⑦很显然,黄生所说的“因声假借”、字之相借者“音即随之而转”,尤可视为开“双声假借”、“声随义转”说之先声。稍长于钱大昕的戴震,有过“音声有随故训而变者”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与“声随义转”说也是相通的。戴氏说:“音声有不随故训变者,则一音或数义;音有随故训而变者,则一字或数音。……如‘胡’氏,惟《诗》‘狼跋其胡’与《考工记》‘戈胡’、‘戟胡’用本义,至于‘永受胡福’,义同‘降尔遐福’,则因‘胡’、‘遐’一声之转,而‘胡’亦从‘遐’为‘远’;‘胡不万年’、‘遐不眉寿’,又因‘胡’、‘遐’、‘何’一声之转,而‘胡’、‘遐’皆从为‘何’。”这就是说,“胡”字借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0例锁骨辙弓骨折的临床分类与应用.docx
- 25mm板厚2029-6搅拌摩擦焊焊缝微观组织和性能研究.docx
- 80钢包热损失与外表面温度计算.docx
- sic复合材料包层第一壁热工设计的分析计算.docx
- 《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的修辞形势解读.docx
- 《史记古印》小议.docx
- 《我们依赖的隐喻》的修辞功能.docx
- 《窥园图记》的刊布与作者考述.docx
- 一种多针-网电极离子风激励器推力特性研究.docx
- 丁山与中国古代神话研究.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