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园图记》的刊布与作者考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窥园图记》的刊布与作者考述 《阶段》其命题是民学人的学术渊源,其学术成就是合理的,这也是《垦 《园林地图集》是乾隆著名学者王明生为庆祝其之前绘制的《果园地图集》所著的一篇墓志铭。记文由王鸣盛口占、江声篆书并作附记。民国年间,图、记分散,而《窥园图记》为沈兼士先生所得,分请当时流寓或定居北京的学者题跋留念。 图画明志是中国文人表达志向、陶冶性情的传统方式,因之而产生的大量题跋,又体现了文人群体之间的学术交游。《窥园图》引用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典故,表达乾嘉学者修养身心的意愿,因此在当时不仅王鸣盛、江声有此题记,钱大昕同样也题诗唱酬。这些作品以一种优雅、闲适的形式反映了乾嘉学者在严肃的著述之馀生动的学术情趣。此后民国学人的题跋,无疑又是对清代学术风韵的隔代继承和遥相呼应;但在内容上,围绕着“窥园”的涵义,他们的争论不仅体现了后出转精的民国学术对乾嘉学者的挑战,也反映了新时代学术转型之际新旧学者的精神风貌。《窥园图记》及其题跋从一个侧面留下了乾嘉与民国学术的写照。 沈兼士先生于1947年去世,《窥园图记》及其题跋从家中散出,历经半个世纪的波折后,为启功先生坚净居珍藏。笔者自1997年起问学启功先生门下,其时先生新从翰海拍卖会上得到《窥园图记》题跋长卷,奉若拱璧,而謦欬之间,多所言及。先生1933年受业于陈垣校长,并先后任教辅仁中学、辅仁大学,与题跋之学者多有过从;其时先生以画名,曾绘《窥园图》卷奉呈陈垣先生以助当时题跋之雅兴①1,并曾应沈兼士先生之请代求杨钟羲题跋。因为这些缘份,以及晚年对清代学术史的关切②2,启功先生对《窥园图记》题跋非常看重,也一直有刊布流传之意。1999年4月,笔者于坚净居受教钱、王之学时,遂得睹长卷真迹。当时曾遵嘱拍照留副,并点校、录文;其后又发愿整理、研究,以为学习清代与民国学术史之门径,得到先生之首肯,并多次就题跋渊源给予指导。惜此后学业紧张,又兼初涉这一领域,资料收集过程较长,未能及时做出完整的成果向先生汇报。而先生于2005年6月遽归道山,《窥园图记》题跋的整理遂因笔者的愚钝与懒惰,留下无穷遗恨。 作为对启功先生的纪念,也为了实现先生乐于流布学术新资料的遗愿,兹将《窥园图记》及其题跋先期公布于《文献》。以下的录文、标点与分段,均按古籍定本的格式处理;在不影响文意的情况下,录文一般径用今之规范汉字;在每段题记之后,据传世文献及启功先生生前回忆,对其作者生平与题记背景略作笺注。录文亦得同门张廷银师兄多所指正。 关于董仲舒三年不充公羊墨守,又传《易》书 江艮庭先生篆书窥园图跋尾 己卯春初杨钟羲题签(印:圣遗白长方) [笺注] 此签的题写者杨钟羲(1865-1940),祖籍辽阳,世居北京,满洲正黄旗人,乾隆时改隶汉军旗。原名钟广,后改名冠姓为杨钟羲,字子勤、幎,号留垞、雪桥、圣遗居士等。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翰林编修,后屡在端方幕府,官至江宁知府。辛亥革命后,寄居上海。1923年春,应溥仪之召,任清室南书房行走,携眷北归,于北京设雪桥讲舍,著述课徒。著有《雪桥诗话》、《来室家乘》、《圣遗诗集》等。 此签的题写年代“己卯”,即1939年,是杨氏去世前一年,也是在以下所见民国学者最晚的题跋之后一年。时启功先生在辅任大学任教,因与杨钟羲有亲戚关系,受沈兼士先生委托,求杨氏为跋。但杨氏看完卷中题跋之后,只在卷首题签相付。盖其时杨氏以清室遗老自居,而先此题跋之学者以章炳麟为首,即系反清之革命志士。在国学研究的领域,虽然二者未必不能讨论共同的问题,而要杨氏屈居国民革命的元勋之后,自有不甘。但就《窥园图记》而言,政治思想的新旧并不能成为学术真理的准绳,于是就有了在乾嘉与民国学人之间、民国新旧学人之间,围绕着《窥园图记》而发生的笔仗,这便是下面的《窥园图记》及题跋。 本卷原收藏者及民国诸题跋的发起者沈兼士(1887-1947)先生,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1905年留学日本,从章炳麟治国故,精研文字、训诂学。辛亥革命后,先后受聘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高校国文系教授,历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通信研究员、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等职,著有《广韵声系》、《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20世纪30年代得到《窥园图记》并遍请学界名流题跋之际,他正担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文科研究所主任。 窥园图记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而费生士玑图其像居书舍中,手揭帷,凝望园圃中景物,题曰“窥园图”。嘻!费生岂有异于董子之志哉?夫学,臧焉、修焉,又必息焉、游焉。昔吾夫子,尝出游于观之上、舞雩之下,消摇于杏坛及缁帷之林;又尝观于吕梁之水,射于矍相之圃矣。而史乃言董子不窥园者,极状其学之笃尔;窥园何害于学哉? 夫仲舒,《春秋》儒也。当是时,《左氏传》未出,《公羊》、《穀梁》并立,而《公羊》为最盛。仲舒,守《公羊》家法者也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