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回鹘语《阿离念弥本生经》写本比较研究.docxVIP

两种回鹘语《阿离念弥本生经》写本比较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两种回鹘语《阿离念弥本生经》写本比较研究 ? ?   K877    :A    1002—4743(2018)03—0030—19   DOI:10.16363/j.cnki.xyyj.2018.03.005   一、我国西北地区出土的多种《阿离念弥本生经》写本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和日本的探险队相继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的各古代遗址,发掘、获取大量珍贵的古代写本、刻本和文物,其中最为大宗的发现便是内容丰富的古代佛教写本。这些佛教写本的发现为世人重构当时西域佛教文明的面貌提供了基本的依据。有一种以阿离念弥()王为主人公的佛教本生故事曾在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广泛流传。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焉耆、吐鲁番等地区,一直到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都出土有该文献的写本。写本的种类也颇为丰富,迄今已发现焉耆语、龟兹语、据史德语、粟特语和回鹘语5种语言的多种写本。有趣的是,这种曾在我国西北地区以多种语言广泛流传的佛教文献竟然在现存的汉文、梵文佛教文献中均不见有对应的母本或平行文本。而上述各种写本的残片中也没有保留原经的题名。   两种吐火罗语写本最先被学者整理、刊布。1921年,西格(E.Sieg)和西格灵(W.Siegling)发表了他们对德藏焉耆语文书残片的编辑成果。①他们对全部文书进行了编号、拉丁转写和内容介绍。其中编号为342、343和344的3件出自焉耆硕尔楚克()的文书,②后来被比定为焉耆语《阿离念弥本生经》残片,属同一写本。这是迄今仅存的3件焉耆语本残片。1952年,西格对德藏焉耆语文书的德文翻译在其身后出版,书中对于上述3件文书的介绍也已经冠上了“阿离念弥本生经”的标题。③此前,西格已在其编辑的德藏龟兹语文书中发现了此经的平行文本。龟兹语本残片中出现了经文的主人公“”之名,④而在两种吐火罗语本的残片上都出现了“这部本生经”的字样,⑤西格遂将此经定名为“阿离念弥本生经”⑥。   西格和西格灵对德藏龟兹语文书的编辑成果在1953年出版,书中给出了德藏龟兹语文书的编号、拉丁转写和内容介绍。⑦其中包括当时已被比定出的龟兹语本《阿离念弥本生经》残片。它们同样出自焉耆硕尔楚克。后来托马斯(W.Thomas)又重新编辑、研究了德藏龟兹语文书,研究成果发表于1983年,书中除了各件文书的转写和内容简介之外,还有他的研究评注,上述《阿离念弥本生经》残片也包含在其中。⑧除上述德藏的写本以外,龟兹语本《阿离念弥本生经》残片还见于法藏和英藏的龟兹语文书中。其中属于法藏的残片出自库车的都勒都尔阿护尔(Duldur Akur)遗址,属于英藏的残片出自库车附近的吉格达里克(Jigdalik)遗址,均由库夫热(W.Couvreur)比定和整理,并于1964年发表。⑨施密特(K.Schmidt)将上述三家所藏龟兹语本残片内容全部翻译为德文,并结合已刊布的焉耆语本、回鹘语本的内容,排列各件写本所记内容的顺序,尝试复原原经的内容。⑩现存龟兹语本残片总计30件,原经可能共有41叶,残片上的内容大约保存了原经文本的三分之一。(11)   回鹘语本现存5叶,分属两种不同的写本。其中3叶属同一写本(下称“敦煌本”),由伯希和(P.Pelliot)取自敦煌藏经洞,现藏于巴黎,编号为Pelliot 1。(12)写本形制应为册页装,每叶双面书写回鹘文,共存119行,其中67行属于经文的开头部分,另52行是供养人、抄经人题记。另2叶残片属于德国吐鲁番收集品,现藏于柏林,编号为U 2293和Mainz 223,由茨默(P.Zieme)比定为《阿离念弥本生经》,(13)属于同一写本(下称“吐鲁番本”)。它们与另外8件回鹘文残片(缀合为7叶)同属于一部贝叶型经集,经集每叶双面书写回鹘文,有些写本的正面上边栏尚存有页码。   粟特语写本残片由吉田丰在德国柏林藏的吐鲁番收集品中发现。(14)宗德曼(W.Sundermann)释读、刊布了其中6个编号共12件残片。(15)这些残片很可能属于同一部粟特文佛经经集。此经集原为贝叶型梵荚装,单面书写。每叶正面书写粟特文经文,背面则画有讲经插画。插画内容的方向与经文书写方向垂直。这些残片背面的插画片段则由埃伯特(J.Ebert)专门著文研究。(16)其后,芮珂(Ch.Reck)又新比定出一些属于同一文献的残片,发表在其最新出版的目录中。(17)此外,还有一件出自库车吉格达里克遗址的据史德语写本残片被比定为《阿离念弥本生经》。(18)   在现存各种语言写本中,龟兹语本保留的内容最多,约占原经的三分之一;回鹘语本次之;焉耆语本再次。粟特语本残片零碎不堪,文句难全;据史德语本则仅存一件小残片。上述各写本均已被学者刊布,但是不同语言的译本之间、同种语言不同种写本之间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目前仅有前引施密特以龟兹语写本为基础的内容复原和初步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