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回顾与展望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完成了对皮层氧血症变化的检测。人脑在接受各种感觉刺激及运动、思维、记忆、精神活动时相应皮质功能区被激活, 出现局部血流量增加, 氧合血红蛋白增加, 但氧耗量增加不明显, 即脱氧血红蛋白相对减少。脱氧血红蛋白是顺磁性物质, 可产生横向磁化驰豫时 (T2) 缩短效应, 增强T2加权像信号, 形成局部脑组织血氧水平依赖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BOLD) 信号变化效应, 经过计算机处理转化成相应图像。近年用于针灸学的研究日趋增多, 美国麻省总院用于针刺脑机制的f MRI研究经费在数百万美元以上。国内外关于针刺-f MRI研究的相关文章主要集中于经络研究、针灸作用影响因素研究、针刺治疗作用机制、核磁试验设计方法、核磁试验数据分析方法5个方面。笔者选择近年发表的关于针刺作用机理研究的相关文献, 分析针刺-f MRI研究的优点, 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篇综述类文章发表发表时间
在Pubmed系统中检索“acupuncture、f MRI”, 共有192篇相关研究报道及20篇综述类文章发表。限定出版时间“2years”, 共得到46篇相关研究类文章及3篇综述。剔除以下类别文献:动物实验、临床疗效观察、病例报道、实验设计及统计学方法等, 选择其中关于正常成年人群针刺作用机理f MRI研究的相关报道, 共15篇相关文献纳入研究范围。
2 针刺联合穴位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Hui KK等通过针刺足三里、合谷、太冲等穴位, 观察到针刺可激活大脑边缘系统活动并与感觉运动系统产生相关反应, 而且其血流动力学反应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Li L等指出, 当前关于穴位独特性的研究尚未得到满意的效果, 其主要原因在于错误统计方法的应用, 进而推荐使用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 (MVPA) 方法, 并以此方法观察到刺激穴位与非穴位在大脑产生反应的差异性。
Asghar Au等通过针刺合谷穴对比研究发现“得气”状态时大脑反应区多处于激活状态, 而非“得气”状态时刺入疼痛则导致大脑反应区处于激活/失活混合状态,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n YS等观察发现, 针刺昆仑和三阴交等穴位可以在大脑中前回、顶回、右前回等区域产生明显血流变化。Liu J等观察发现, 在针刺后的休息状态时大脑反应区仍然存在与其相关的反应, 从而为针刺治疗的持续作用提供了依据。
刘氏等通过观察穴区与非穴区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发现穴位和非穴位 (穴位邻近区域) 所引发脑功能连接的脑区大部分相同, 但穴位组引发的脑功能连接强度总体上高于非穴位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韩氏等通过比较针刺内关与静息状态时f MRI显像变化, 发现针刺左侧内关后, 双侧扣带回、右额上回、右额内侧回、双侧小脑山坡、左侧舌状回等脑区低频波动振幅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 ALFF) 信号活跃, 这些区域与精神、神经疾病的发病脑区密切相关, 为内关治疗精神、神经疾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并提出利用ALFF信号观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静息状态下脑活动的干扰。Na BJ等通过电针刺激阳陵泉及周围阿是穴的比较, 发现刺激阳陵泉可得到更多区域的反应信号, 进而可确定穴位的独特性。Liu P等通过电针刺激光明、昆仑、交信及左下肢阿是穴, 观察到电针刺激4个穴位可以通过不同机制调节默认网络 (default-mode network, DMN) 的功能。Hui KK等通过针刺与按压穴位对比研究, 并使用一般线性数据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到针刺可激活大脑边缘系统-次级边缘系统网络的功能, 而按压刺激则不能激活以上区域的功能。
Napadow V等通过针刺与模拟针刺的f MRI对比研究发现, 针刺刺激可导致机体运动感觉活动及认知活动激活, 而DMN系统活动抑制;与模拟针刺相比较, 针刺刺激可导致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皮层区域同时获得兴奋。由此认为针刺可能是一种有运动感觉神经系统介导的心理及生理的双重治疗模式。Zhang Y等通过对比针刺视觉相关穴位与非相关穴位后各个独立时间段f MRI数据, 发现尽管两种不同穴位刺激后都可在大脑视觉皮层产生明显反应, 但时态相关性分析显示在针刺后的休息时段二者可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 即视觉相关穴位刺激后视觉皮层仍处于兴奋状态, 而非相关穴位则不再产生反应。
3 存在的问题
3.1 静息态网络restingsondennator
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选择了静息状态为基线与针刺刺激后状态相比较。所谓静息状态, 是指受试者安静平卧于扫描床, 不做任何事, 并且尽可能的不想任何事。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艺恩-2024手机消费趋势洞察.pdf
-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历案(2024).doc
- 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题库100题(含答案).docx VIP
- 基于 BOPPPS 的教学自主能力研究 .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GB51096-2015 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docx VIP
- 第一单元 精神 信仰 力量 情感——《领航》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卫浴洁具采购合同模版.doc VIP
-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ppt VIP
- 标准图集-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