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文书集成》未命名典籍残片整理札记.docxVIP

《大谷文书集成》未命名典籍残片整理札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大谷文书集成》未命名典籍残片整理札记 ? ? 李红扬 内容提要:《大谷文书集成》未命名文书碎片中有不少属于唐代各种典籍抄本的残片。经过比定和初步整理,新近发现《唐中(龙)兴三藏圣教序》残片2件,《文选·西征赋》残片1件,《论语·子路篇》残片1件,此外还有2件与《本草经集注》和《大乘法苑义林章》有关的医书和佛教文书残片。这些残片是当时典籍的原始物质形态,具有重要的古文书学研究价值。 1903~1914年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甘肃等地古代遗址、寺窟和墓葬盗攫大量古代文书,其中以在吐鲁番所获的数量最多,这批文书被称为大谷文书。大谷文书现主要收藏在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中国旅顺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也有为数不少的收藏。1984年至2010年,小田义久先生将龙谷大学所藏八千余号大谷文书残片整理为《大谷文书集成》(一至四卷)(以下简称《集成》),公布于众,嘉惠学林。由于大谷探险队的掠夺性挖掘,这些文书破碎严重,且缺乏必要的出土信息,整理工作难度极大。经过小田义久先生长期不懈地整理、缀合,《集成》中仍有大量文书残片性质不明。围绕这些未定名残片,中外学者相继从中识读、缀合出不少典籍文献,(1)关于《大谷文书集成》中未定名的典籍文书残片,主要研究成果见陈国灿、刘安志主编的《吐鲁番文书总目(日本收藏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近年,《集成》中又有不少残片被识读出来,张新朋从中认定出13片《千字文》和5片《诗经》(参张新朋:《大谷文书中十三则〈千字文〉残片之定名与缀合》,《敦煌研究》2013年第5期,第67~72页;《敦煌吐鲁番出土〈诗经〉残片考辩四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第177页);刘子凡发现2件《医疾令》和《丧葬令》残片(参刘子凡:《大谷文书唐〈医疾令〉、〈丧葬令〉残片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17年第3期,第215页);李昀比定出3件《文选·七命》(参李昀:《吐鲁番本〈文选〉李善注〈七命〉的再发现》,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9辑,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35页;《旅顺博物馆藏〈金刚经〉注疏小考——附李善注〈文选·七命〉补遗》,《旅顺博物馆学苑2016》,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第88页)等,限于篇幅,此不一一赘注。这些残片虽然内容有限,却是唐代典籍的原始物质形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日笔者在研读《大谷文书集成》时,经过仔细比对,又发现了数件属于《大唐中(龙)兴三藏圣教序》《文选》《论语》《本草经集注》等典籍的残片。兹将相关残片整理如下。 一 《大唐中(龙)兴三藏圣教序》残片 三藏法师义净者,范阳人也。俗姓张氏,五代相韩之后,三台仕晋之前,朱紫分辉,貂蝉合彩。高祖为东齐郡守。仁风远扇,甘雨随车。化阐六条,政行十部。(4)〔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一七唐中宗《三藏圣教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210页。 据IDP数据库(国际敦煌项目)所载图片(以下图片若未加说明皆来源于此)“蝉”字存下半部,“为”仅存上部,残片的左端残存有笔画和朱点。 大谷10056A号文书(图1),上下前后皆残,残存4行,有界栏,背面为胡语。《大谷文书集成四》(简称《集成四》)将其定名为“性质不明文献断片”(5)〔日〕小田义久:《大谷文书集成》(四),法藏馆,2010年,第123页。,录文如下: 图1 大谷10056A号文书 据图版,第1行和第4行分别残存左半部和右半部,但因为墨色较浅且有泥土覆盖,难以辨识。“成”下字破损或未书。而据第2、3行可知,所抄内容应同样源自《大唐中(龙)兴三藏圣教序》,对应语句为: 开常乐之门,普该于有识。纵使浮天欲浪境风息而俄澄,涨日情尘法雨沾而便廓。归依者销殃而致福,回向者去危而获安,可谓巍巍乎。其有成功荡荡乎,而无能名者矣。 由此可见,对第2行残缺的两字释读为“殃”和“福”是准确的,“成”下字应为“功”“荡”,第4行残存的两字应该是“悟”和“无”。以上两片,皆可定名为“《大唐中(龙)兴三藏圣教序》残片”。 《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又名《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以下简称《圣教序》),作于神龙元年(705)。是年中宗即位不久,义净于东都内道场译《孔雀王经》,又于大福先寺译《胜光天子香王菩萨呪》《一切功德庄严王》等经,正合中宗尊崇释典之心,遂作此序以示褒扬。(6)〔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一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869页。神龙三年(707)二月庚寅,朝廷下敕改中兴寺、观为龙兴,内外不得言“中兴”。(7)《旧唐书》卷七《中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143~144页。所以《中兴三藏圣教序》同年五月立碑时,依敕更名为龙兴。(8)〔宋〕佚名:《宝刻类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4分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第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