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新乡市第三十中学 郝灵美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重点) 2、品味文章丰富的意蕴。(重点)
3、感受作者复杂的心境。(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文人,他曾担任过30个官职,一生饱受忧患和贬谪之苦。他身行万里,历典八州,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这个身处低谷也要仰望星辰的人就是(生答:苏轼),今天我们让我们穿越时空,和闲人苏轼一起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经典,夜游记承天寺,与这位大文豪家来一次心灵的交流。
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2、品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3、感受作者复杂的心境。
三、【初读------读顺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句的停顿该怎样处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请大家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四.【译读------读懂意】
课前我们进行了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自学的情况。要求用红笔订正或完善自己的答案,疑问之处做好标记。
学生合作交流,师生共同答疑。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五.【研读------品意蕴】
这篇文章被文学界誉为“神品”,可见其独特的韵味,让我们一起深入文本,品味文章丰富的意蕴,和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文章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明确:寻伴夜游、庭下月色、月下感慨。
追问:你觉得文中叙事、写景、抒情议论都扣住了哪个字来写的?
明确:闲, “闲”是本文的文眼。
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却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真实地记录苏轼当时谪居生活的一个片段,真是言简意丰,这篇文章语言真的就那么精练,一字难减吗?
【减一减,品语言】
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课文第1、2层。
1.请同学们集全组之力,在不影响行文的情况下,对这两层的内容进行删减,尽量做到没有一个多余的字。
明确:(1)可删减的词句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 亦 ”“如”“盖……也”。
(2)精简后的内容:
月色入户,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
2.经过删减,语言更简练了,文章的叙事、写景也挺清楚的。那这些词语是不是可有可无呢?让我们试着品读这些词句,说说你从中读出些什么?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其中的两处来品读。在品读时大家要做一些文字批注。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全班分享。
明确:(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第一句交代时间。全文共84字,却用10字交代时间,可见作者时如何的郑重其事。同时点名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
(2)解衣欲睡 看出作者生活很清闲,此时作者担任黄州团练副使(宋代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但不得“签书公事”,故不用“案牍之劳形”,闲来无事,入夜而睡。
(3)欣然起行 写出月色入户的兴奋喜悦。
追问:时至秋末冬初,寒意渐浓,作者为何欲睡还行?
童心未泯;有闲情雅致;百无聊赖又似心有无奈:既然无法入睡,不如去欣赏这美妙月色吧。
引导: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象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心,如老友般善解人意,在寂寥寒夜里,依然登门拜访。作者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顿时睡意全无,欣然相迎。
简单的四个字,让我们读出了作者贬谪时凄凉的生活境况、虽然人生沉浮,仍能苦中寻乐的乐观豁达的个性和童心未泯的情怀。真是言简意丰,不能不让我们敬佩一代文豪大家的文笔!
只有对生活、对生命充满热爱的人,才能不辜负生活赐予的美景。
(4) 念无与为乐者 透漏出作者迫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是呀,在这贬居的寂寞中,如此美好的月光,无人共赏,确实遗憾。一个 “念”字,下笔清淡,却意味深长。
(5) 遂 表明苏轼不假思索,毫无迟疑,一下子就想到了张怀民。点出了二人的趣味相投。月色常有,而知音难觅,找到了可分享的的人,怎能不万分快乐?作者内心的激动,分享的急切也溢于言表。
从“欣然”到“念”再至“遂”,平淡的三个词语,把作者内心的微妙变化呈现的淋漓尽致。
追问:苏轼赏月,为什么单单去寻张怀民呢? 背景资料: 张怀民,元丰六年贬黄州,起初寓居承天寺,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