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天神话与女大学生的形象
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他与黄帝竞争着指导地位。他被斩首,仍然以乳头为眼睛,以肚脐为嘴巴,用一只手支撑着盾,用一只手挥舞着斧子,还充满了热情和抵抗。五千年来,一直是我国反对强权,酷爱自由,英勇奋斗,至死不屈的伟大精神的象征。他激发、哺育、造就了我们民族性格中坚强刚毅、不怕牺牲,为正义、为自由而顽强奋斗的一面。形天神话,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为悲壮、激烈和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先父赵子贤先生(1908—1980,讳殿举)在1936年曾写有《陶靖节〈读山海经诗〉书后》(刊《西和史志》时改题为《形天葬首仇池山说》,见《甘肃民族研究》1988年第一期),考《山海经》所说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的“常羊山”,即今甘肃省西和县仇池山,形天是氐人的祖先。我在此基础上对形天神话与氐族渊源作了进一步考求,今就其中有关形天神话部分缩为一文,就正于宿学时彦。
第三,“天”的内涵
关于“形天”得名之由,有人以为来自被黄帝砍去了头的情节,并以之为根据,主张“形天”的“形”当写作“刑”。这个说法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古籍中关于形天的记载,最古之书皆作“形”。另外,“天”之本义是指头顶或头之上部,并不指整个头,因而,斩去脑袋,不当名之“形天”。则“形天”二字之第一字作“形”,本无误也;“天”字有的本子作“夭”,乃是传写之误,亦不足为据。
《说文·一部》:“天,颠也。”段玉裁注:“颠者,人之顶也。”“天”字甲骨文作,以醒目的方框表示人之头部,突出指事之意,说明此字指人之头顶。这是“天”字的本意。
“天”字由其本义在上古时代便已引伸出另一个意思。《易·睽·六三》:“其人天且劓。”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三国时虞翻说:黥额为“天”,割鼻为“劓”。唐孔颖达《周礼正义》也说:剠额为“天”,截鼻为“劓”。“剠”即“黥”的异体字,黥刑是在额上用刀刻上字或某一图文,以墨涅之,使墨迹长入肉中,不得消失。因为此刑要用刀,故其字从“刀”;又因为要填入墨色,故亦可从“黑”。章太炎在其《小学答问》中说:额者,天之一部,故剠额亦名颠(天)也。“劓”指一种割去鼻子的刑法。《周易》所说“天”和“劓”都是上古时残酷的肉刑。
近来我在西安半坡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表现着“天且劓”形象的出土陶塑人,目前人们只把它作为仰韶文化的艺术品来看待,尚未认识到它在反映母系氏族社会繁荣阶段社会形态方面的意义。这个陶塑人像在额上雕刻着一个纵纹的裂口,正当鼻脊的上部;没有鼻尖,鼻子下部是一个上小下大的窟窿口子。人头上的这两处残缺都是在烧制以前做成的,看来是表现着受了“天”刑和“劓”刑的俘虏或奴隶。这说明在仰韶文化的后期,已出现了阶级的分化,产生了奴隶。这个陶塑人头为我们提供了我国六七千年以前最具体的“天”刑的实证。《周易》是商周之间的作品,但其中反映着一些更早的历史传说(其中还有些原始歌谣)。看来,所谓“天”是上古时代的叫法,称为“黥”则时代较迟。
那么,“形天”是什么意思呢?这还要弄清上古时代“形”字的意思。《说文·彡部》:“形,象也,从彡,声”。所谓“从彡”,即“彡”为表意部分。“作彡,毛饰画文也。”则“形”字的本义是指刻画模仿出某一形象,据此,则“形天”是指在额上刻一纵的痕迹,涅之以墨,形象如同受过黥刑。《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奇股国本是形天与帝争神之处,其人“一股,三目”。那么,形天氏是在额上刻着一只纵立的眼睛(本文所有引文中的着重号皆笔者所加)。
形天作为氏族名称时,古籍中又称之为“开题”。“开”、“形”均得声于“”,上古之音相同,可以假借;“题”、“天”二字同义(《说文》:“题,额也”)。《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说:“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
“开(形)题”实亦即“雕题”。《逸周书·王会解》:“正西昆仑,狗国(按:即犬戎)……雕题……。”《礼记·王制》郑玄注:“雕题,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则雕题正是“形天”之制。《伊尹·四方令》说:“正西曰雕题。”《山海经·海内南经》言在“西北”,《伊尹·四方令》言在“正西”,这是由于著书者所处相对位置不同之故。中原人称秦陇之地,或曰“西土”,或曰“西北”,其实一也。
形天神话的背景在今甘肃省西和县仇池山、洛峪镇一带,正所谓西陲或曰西北。这个问题在本文第四部分再谈。
“奇肱”之“股”字之误
《山海经·海外西经》云:
奇肱(按:“股”之误,详后)之国在其(按:指一臂国)北。其人一臂(股)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一句中的“此”指奇股国。《山海经》一书中,无论《山经》《海经》,都有一定的叙述体例。《海经》的叙述体例是:每条开头先指出国名或地名,紧接着一句是“在其东(或南、西、北)”几字,依据上一条指出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