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北部花岗岩体年代学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秦岭北部花岗岩体年代学研究 1 岩浆源区研究 西秦岭北缘的同仁县、夏河县、河曲市、武山县和礼县具有强烈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和成矿功能。斑岩铜、钼、金矿床、溶蚀铜、银器和平冷矿床和不规则黄金。这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铜、钼、金矿床。尽管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对该花岗岩带从形成时代、岩浆源区以及成矿作用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 李永军等, 2003; 宋忠宝等, 2004; 金惟俊等, 2005; 张宏飞等, 2005, 2007; 秦江峰等, 2005; 张成立等, 2008, 齐金忠等, 2005; 杨荣生等, 2006; 刘红杰等, 2008; 张旗等, 2009a, b; 殷勇和殷先明, 2009) , 但对于西秦岭北缘与成矿作用密切的江里沟、德乌鲁、阿夷山等花岗岩体形成时代、形成构造环境以及其相互关系缺乏研究, 严重影响了对西秦岭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研究。为此, 本文将以江里沟、阿夷山、德乌鲁、温泉和中川岩体为研究对象, 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LA-ICP-MS测年综合研究, 讨论西秦岭北缘花岗岩的成因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 2 地质背景及地质构造 西秦岭造山带大致指青海南山北缘断裂-土门关断裂以南, 宝成铁路以西, 玛沁-略阳断裂以北, 柴达木地块以东的广阔区域 ( 图1) , 是诸多地块和造山带汇聚交接地带 ( 张旗等, 2009b; 冯益民等2003; 闫臻等, 2012) 。西秦岭造山带自新元古代以来, 大致经历了超级大陆裂解、秦祁昆洋形成、洋陆俯冲造山、大陆碰撞造山、板内伸展和陆内碰撞造山等多个构造演化过程。冯益民等 ( 2003) 称其为“碰撞-陆内复合型”造山带; 张国伟等 ( 2004) 认为西秦岭基本构造格架是在印支期奠定的, 其后又遭受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强烈改造。区域上, 西秦岭的花岗岩主要发育于夏河-合作-临潭-岷县-宕昌断裂北侧, 且以印支期为主, 该断裂以南主要以巨厚的三叠系沉积为主, 花岗质侵入体基本未见且分布零星。闫臻等 ( 2012) 通过综合研究, 认为西秦岭是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基础上形成的插入祁连和昆仑早古生代造山带内部的楔形地质体, 以大面积出露三叠系和发育多条蛇绿混杂岩、韧性剪切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和相关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为典型特征, 具有典型增生型造山带特征, 该造山带在三叠纪时期与祁连、东昆仑造山带为一有机整体, 自西向东发育一条增生岩浆弧, 且三叠纪沉积组合为活动大陆边缘沉积。 3 岩石学特征的基本特征和岩石性质 3.1 岩石学和围岩之间热接触变质带 该岩体位于岗察乡以南江里沟, 出露面积约12km2, 呈NW向展布。岩体与地层之间主体为侵入接触关系, 只在岩体北侧和南侧局部地段见其与地层之间呈断层接触, 同时在岩体最北侧局部段可见其被下三叠统古浪提组砂板岩所覆盖, 二者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其中岩体北侧地层为中石炭-中二叠统大关山组 ( C2P2dg) 灰-灰白色中厚层含礁角砾灰岩、粘结灰岩及骨架灰岩、鲕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组合; 岩体南侧地层为大石关组细砂岩、钙质砂板岩组合。岩体和围岩之间热接触变质带发育, 主要为大理岩、角岩化砂板岩以及石榴石矽卡岩等接触变质岩, 发育金钼矿化, 局部地段变质带宽约1m。岩体主体为灰白色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往南局部过渡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 并被花岗斑岩脉所侵入。 二长花岗岩主要矿物为斜长石 ( 25% ~ 35% ) 、碱性长石 ( 20% ~ 30% ) 、石英 ( 20% ~ 25% ) 、黑云母 ( 3% ~ 10% ) , 含少量的白云母, 副矿物主要有锆石、磷灰石、榍石等。斜长石为半自形板状, 部分呈较大的晶体, 相对含量约为斜长石总量的20% , 见有绿帘石化和绢云母化。碱性长石和石英为他形粒状, 部分粒度较大的碱性长石包裹了粒度较小的自形斜长石, 石英一般填隙于较粗粒的钾长石和斜长石之间, 表现为似斑状构造。 花岗闪长岩为灰-灰白色, 中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 ( 40% ~ 60% ) 、石英 ( 15% ~ 25% ) 、角闪石 ( 20%~ 30% ) 、碱性长石 ( 5% ~ 10% ) 组成, 含少量黑云母 ( 5% ) 。斜长石不同程度发生绢云母化, 角闪石发育弱的绿泥石化。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榍石等。 闪长岩主要由斜长石 ( 50% ~ 60% ) , 角闪石 ( 30% ~35% ) 、碱性长石 ( 3% ~ 5% ) 和石英 ( 2% ~ 3% ) 组成。斜长石发育绢云母化和绿帘石化, 角闪石发育绿泥石化。副矿物主要为钛磁铁矿、榍石和磷灰石。 3.2 花岗闪长岩包体 位于夏河县达麦乡西约10km处, 呈近东西向展布, 出露面积为6km2。岩体与围岩呈明显的侵入关系, 接触处以岩枝侵入地层中, 未见明显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