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书五行志》所载灾异思想新探
在中国历史上,董仲舒首次提出了系统的灾难思想。他的灾异思想深刻影响了汉代甚至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以学术界历来重视。然而,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董仲舒灾异思想的理论基础部分,也就是他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于董仲舒具体如何推演灾异,一般认为并没有规律性而言,只是出于警示人君的需要随意推演之,所以基本上没有学者加以研究。但是,仔细考察《汉书·五行志》(以下简称为《五行志》)所载董仲舒说灾异八十三事,我们会发现董仲舒对于灾异并不是随意推演,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本文就试图主要通过对《五行志》所载董仲舒说灾异八十三事的细致分析,归纳出若干条董仲舒推演灾异的规则,以尽可能勾勒出其灾异理论体系的原貌。
《五行志》记载了董仲舒、眭孟、夏侯胜、刘向、京房、谷永、李寻等西汉灾异大师对于历史上出现过的灾异特别是《春秋》灾异的解释,其中有关董仲舒的部分共有83条,除了董仲舒答辽东高庙灾和高园便殿灾一条,其余82条都是对于《春秋》灾异的解释。这是研究董仲舒灾异思想最为丰富可靠的材料。在这83条材料中,其中“董仲舒以为”41条;“董仲舒、刘向以为”31条;“刘向以为……,刘歆以为……董仲舒指略同”5条;“刘向以为……,刘歆以为……董仲舒说略同”2条;“刘向以为……刘歆以为……皆从董仲舒说”2条;“董仲舒对曰”1条。徐复观先生的统计与此略有不同。据他统计,董仲舒专言灾异的共七十七事。其中:“董仲舒曰”者一;“董仲舒以为”者三十四;“皆从董仲舒说也”者二;“董仲舒指略同”者七;“董仲舒说略同”者二;“董仲舒、刘向以为”者三十;“仲舒、刘向以为”者一。
对于这些材料的可靠性,我们认为“董仲舒以为”“董仲舒对曰”没有参入其他人的说法,具有最高的可靠性,我们下面的研究也主要以这些材料为基础。对于“董仲舒、刘向以为”,事实上我们很难分辨哪些是董仲舒的说法,哪些是刘向的说法,抑或哪些是他们共同的说法。“董仲舒指略同”“董仲舒说略同”“皆从董仲舒说”前所载都是其他人对于灾异的解释,只是最后附加上“董仲舒指略同”等词,同样我们很难分辨这些观点的主要负责人。对于这些材料,我们将尽量不涉及。下面我们将按照灾异的类型分别考察之。
一、 董仲舒曰:“鲁夫人淫于齐,不忘其产业基础”
《五行志》记载了与董仲舒有关的火灾共12条,其中“董仲舒以为”7条,“董仲舒对曰”1条。在对于火灾的解释当中,董仲舒针对辽东高庙和高园便殿火灾的解释最为翔实。他认为这两次火灾是上天告诫汉武帝“故天灾若语陛下:‘视亲戚贵属在诸侯远正最甚者,忍而诛之,如吾燔辽东高庙乃可;视近臣在国中处旁仄及贵而不正者,忍而诛之,如吾燔高园殿乃可’云尔。在外而不正者,虽贵如高庙,犹灾燔之,况诸侯乎!在内不正者,虽贵如高园殿,犹燔灾之,况大臣乎!此天意也。罪在外者天灾外,罪在内者天灾内,燔甚罪当重,燔简罪当轻,承天意之道也”1331。根据这篇著名的灾异对,我们可以归纳出解释火灾的3条原则。1)火灾的原因是天意告诫君主“燔贵而去其义”而降。2)罪在外者天灾外,罪在内者天灾内。3)燔甚罪当重,燔简罪当轻。第1条原则仅适用于火灾,第2条、第3条原则适用于所有灾异。我们下面将会检视这2条原则在董仲舒的灾异系统中是否可以一以贯之。
关于火灾,《五行志》记载的7条“董仲舒以为”分别为:
桓公十四年“八月壬申,御廪灾”。董仲舒以为先是四国共伐鲁,大破之于龙门。百姓伤者未廖,怨咎未复,而君臣俱惰,内怠政事,外侮四邻,非能保守宗庙终其天年者也,故天灾御廪以戒之。
严公(“严公”即是庄公,《汉书》避汉明帝讳改为“严公”)二十年“夏,齐大灾”。董仲舒以为,鲁夫人淫于齐,齐桓姊妹不嫁者七人。国君,民之父母;夫妇,生化之本。本伤则末夭,故天灾所予也。
釐公(“釐公”即是僖公)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宫灾”。董仲舒以为僖娶于楚,而齐媵之,胁公使立以为夫人。西宫者,小寝,夫人之居也。若曰,妾何为此宫!诛去之意也。以天灾之,故大之曰西宫也。
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董仲舒以为成居丧亡哀戚心,数兴兵战伐,故天灾其父庙,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庙也。一曰,宣杀君而立,不当列于群祖也。
襄公三十年“五月甲午,宋灾”。董仲舒以为伯姬如宋五年,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节三十余年,又忧伤国家之患祸,积阴生阳,故火生灾也。
九年“夏四月,陈火”。董仲舒以为陈夏征舒杀君,楚灵王托欲为陈讨贼,陈国辟门而待之,至因灭陈。陈臣子尤毒恨甚,极阴生阳,故致火灾。
昭十八年“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董仲舒以为象王室将乱,天下莫救,故灾四国,言亡四方也。又宋、卫、陈、郑之君皆荒淫于乐,不恤国政,与周室同行。阳失节则火灾出,是以同日灾也。
在这7条“董仲舒以为”中,有3条是直接用“阴阳”来解释的。襄公三十年五月,宋国火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