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鼎祺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鼎祺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 陈定奇教授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他曾在父亲学习中医三年,并和大师蒲福周一起当老师。他从浦福周那里继承了13年的国内妇女和儿童临床经验。他是浦福的高级官员。陈鼎祺老师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近60年, 擅长治疗心肺系统及脑血管疾病, 笔者有幸跟随临床, 受益匪浅, 现仅将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1 中医病因病机本虚标实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陈老师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多由于患者脏腑功能虚损, 阴阳气血失调, 加之七情内伤, 饮食不节, 寒凉刺激, 劳逸失度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胸阳不振, 气滞血淤, 痰浊内生, 心脉痹阻而致病。其中, 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 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被破坏, 是发病的内在原因, 是发病的基础。而外因常为诱发和加重因素, 是发病的条件。本病病机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本虚为五脏气血阴阳的虚损, 并且贯穿于冠心病发病的始终, 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标实为气滞、血淤、寒凝、痰浊、郁热等, 其中淤血和痰浊是最为常见的病理因素。因此治疗上陈老师或以温阳益气为基本法则, 或以活血化淤为基本法则, 或以祛痰化浊为基本法则, 或两者或三者兼用之。在基本法则的基础上, 若脾虚湿重, 则配以健脾化痰之法;若阴虚阳亢, 肝肾不足, 则配以养阴潜阳, 滋补肝肾之法;若气阴两虚, 心血不足, 则配以益气滋阴, 养血补心之法。陈老师在临床治疗上注重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相结合。 2 中医病因病 陈老师认为病、方、药、证是否切中病损要害, 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临床治疗上, 要全面理解并运用经方、时方, 并辨证施用, 不可偏废。如陈老师在临床上常将冠心病辨证分为5型。气滞血淤, 心络受阻型:症见胸闷胸痛, 遇情志不遂时诱发或加重, 或兼脘胁胀闷, 或胸痛剧烈, 甚则痛引胸背, 舌质暗红、紫或有淤斑, 苔白, 脉弦。治以活血化淤, 利气通络为法, 陈老师多用血府逐淤汤或膈下逐淤汤加减治疗。胸阳不振, 心脉闭阻型:症见畏寒肢冷, 心胸冷痛, 口鼻清冷, 心悸喘息, 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 面青唇绀, 或腹满胁痛, 纳呆腹泻, 面浮肢冷, 小便不多, 舌质青紫而胖, 苔白滑多津, 脉沉迟微。治以温阳益气, 开胸理气为法, 陈老师多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脾虚湿重, 痰阻心络型:可见头重身困, 四肢厥冷, 口鼻气清, 唇舌发青, 心胸冷痛, 得暖则缓, 遇寒则剧, 舌质胖大而青, 脉象沉微。治以健脾化痰, 除湿宁心为法, 方用十味温胆汤加减。阴虚阳亢, 肝肾不足型:临床常见眩晕耳鸣, 头痛头胀, 咽干夜渴, 急躁烦怒, 面红耳赤, 阵阵冲热, 心悸不宁, 失眠健忘, 腰膝酸软, 舌质红或红绛, 脉弦细数或弦。治以养阴潜阳, 滋补肝肾为法, 方用首乌延寿丹合天麻钩藤饮化裁。气阴两虚, 心血不足型:症见心悸心烦, 口干, 溲黄, 舌嫩红少津脉细数, 或心悸、怔忡明显, 脉结代, 或失眠, 便结, 口疮, 舌红。治以益气滋阴, 养血补心。陈老师多用生脉散合归脾汤加减。 3 从效之方中总结 在近60年的医疗实践中, 陈老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认为经方、时方都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验之临床多有效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进步, 医学的发展, 许多前人已效之方, 已不能完全适合今人之病, 在具体运用时, 要根据病情变化灵活变通, 推陈出新。多年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陈老师创制了治疗冠心病行之有效的经验方, 经验方组成如下:川芎10 g, 赤芍10 g, 郁金10 g, 延胡索10 g, 菖蒲12 g, 柏子仁15 g, 夏枯草8 g, 丹参15 g。经验方中川芎、郁金、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赤芍、丹参活血化淤;菖蒲入心经、开心窍, 具有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柏子仁亦入心经, 有补心阴、益心血之功;夏枯草具有泻肝火、和阳养阴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化淤豁痰之功。多年临床实践证明, 陈氏经验方对大多数冠心病效如桴鼓。 4 天麻钩藤饮组 女, 67岁, 门诊病例。2001-05-10初诊。主诉:胸闷憋气、心悸6年。患者平素喜食肥甘, 患冠心病6年 (经北大医院确诊) , 高血压病4年, 耳鸣十余年, 听力明显下降3年。刻下症:胸闷憋气、患者心悸、胸骨后疼痛时有发生, 心烦甚、头晕、头后枕部疼痛, 失眠、耳鸣、左耳为甚。舌紫暗, 苔黄腻, 脉沉弦。BP 145/90 mmHg。查体:一般可, 双肺清, 心率80次/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 腹软, 双下肢水肿。心电图:V2~V5的ST段压低0.05 mv, 诊断:西医: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性心绞痛;心功能Ⅱ级;②高血压病1级, 极高危组。中医:①胸痹,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