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的节日文化.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日两国的节日文化 1 中日对热礼的对立统一 明清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由“清明”节、寒食节和上包节组成。这是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自唐代形成以来,它一直是中国人民祭祀祖先、纪念老朋友的主要节日。在中国,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利用这个假期去祭祖扫墓, 作为一个日语学习者,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众所周知, 日本深受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影响, 从法律制度到衣食住无处不渗透着古代中国的影子, 节日文化也包含其中, 例如当今日本依然举行的端午和七夕节等。可以说中国的清明节和日本举行的盂兰盆节在内容上是相通的, 都是要表达对祖先和故人的思念和崇敬之情。可日本并未吸收中国的清明节这一习俗, 而是选择性地接受了来自佛教的盂兰盆会的影响。日本在每年阳历8月13日至15日左右各地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 因为是法定假日, 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也都纷纷回到家乡去祭奠祖先, 以至于造成各大高速公路和火车交通的拥挤, 其壮观景象不亚于我国的“春运”。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和忠诚程度。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发现一些学者对中国的清明寒食节做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 但鲜有从中日两国节日文化交流的角度进行论述的。其中刘晓峰的《寒食不入日本考》, 认为中国的寒食因为“秽“观念的妨碍, 所以很难被日本接受。此文章也明确指出寒食之所以不入日本的因素很多, 绝不仅限于文章论述的是因为中日古代文化中对火的禁忌及有关丧葬的风俗这两方面的原因。笔者试图对清明节缘何没有被日本吸收作一初步探讨。 2 中国古代的清明和内涵 2.1 明清:“上药” 中国的清明节首先是一个节气。清明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一到, 春色盎然, 四野绿草如茵, 一派生机。故《岁时百问》说:“万物竞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此外, 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 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寒食节在农历三月的清明前一两天。寒食的历史可谓悠久, 从先秦到南北朝都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2.2 祭祀妇人和水文化 从清明的源流及其演变可以看出清明节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情怀。因为清明首先是一个节气, 是象征春天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对作为农业社会的中国人来讲, 意义是不一般的。勤劳朴实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清明这一节气的重要性, 并深深地扎根在老百姓心中。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认为视死如视生, 在清明时节这样一个万物苏醒、复生的时节中, 选择这个时机来祭奠故人和祖先是再合适不过的。 在中日的节日文化交流过程中, 日本吸取了中国固有的一些传统习俗, 虽然经过改造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节日文化, 但多少留有受中国影响的印记, 其中唯独找不到清明节的任何影子。可在中国民间没有兴盛起来的盂兰盆节却在日本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盂兰盆节在日本的形成及其意义。 3 日本的虞兰盆节及其内涵 3.1 承独人的民间习俗 盂兰盆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 是佛教徒追思祖先的活动。相传目连 (目连为佛教人物, 释迦十大弟子之一) 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 死后变成了饿鬼, 目连知道后十分伤心, 就运用法力, 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 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灰焰, 释迦牟尼佛告诉他, 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 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 置于盆中, 供养十方僧人, 念《盂兰盆经》, 以此般功德, 其母方能济度, 目莲依佛意行事, 其母终得解脱。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习俗, 后通过佛教的传播进入中国, 从梁朝 (502年~557年) 起中国开始举行盂兰盆节的仪式。同时, 盂兰盆节的传统也在日本的飞鸟时期 (592年~694) 传入日本。据记载, 日本初次举行斋会是推古天皇 (606年) 十四年的七月十五日, 后齐明天皇 (657) 三年七月十五日在奈良的飞鸟寺举行了首次盂兰盆会。在江户时期 (1603~1867) 以前, 盂兰盆会多数都在宫廷、武家、僧侣等上层阶级中间进行, 到了江户时代才真正普及到老百姓中间。现已形成仅次于新年的第二大节日。日本盂兰盆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祭祖, 并跳盂兰盆舞欢送祖先灵魂回到阴间。 3.2 日本佛教的兴盛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 盂兰盆节作为佛教的一种仪式, 主要目的是解救亡人的倒悬之苦, 后被引申为祭奠祖先和逝者的重要节日。当佛教最初传入日本时, 朝廷对是否信仰佛教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 一派为尊佛派, 一派为排佛派, 这场历经40年的争论最终是以苏我马子为代表的尊佛派取得了胜利。其后, 圣德太子 (574~622年) 在位时更是大力推行佛教, 他率先盖了法隆寺、四天王寺等7座寺庙。在他的带动下, 日本出现了佛教文化兴旺的局面, 开创了飞鸟文化时代, 使得佛教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而就在这个佛教兴盛的时期, 盂兰盆节也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在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