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教材版本
教学设计人教版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18.古诗两首
设计总课时
3课时
本课课时
第1课时
授课学生
台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启聪七年级
授课教师
陆妙杨
教学内容
分析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4 单元中的两首古诗,分别是《锄禾》和《咏鹅》。本课共设计3个课时,第1个课时教学内容为《锄禾》,第二课时教学《咏鹅》,第三课时学生完成相关习题,背诵和默写两首古诗。《锄禾》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于背诵,本诗前半白描,后半议论,前实后虚。语言朴实无华,言简意深,描写的是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者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在学生普遍缺乏劳动意识,不尊重劳动的当今社会,这首古诗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诗,学生对古诗词语、句意的理解以及朗读的节奏韵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启聪七年级有8名听障生,年龄为13-17岁,班上学生总体上课纪律比较良好。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对新知识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根据学生原有的语文学习情况大致分为3层:
层次
姓名
情况说明
A层
华、伶、梅、晴、娴、香、科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理解、接受和反应能力较强,语文基础较牢固,语言表达或理解能力较好。比较热情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积极性较高。刘文科比较沉默、被动。
B层
城
语文学习能力欠佳,基础较差。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A层
B层
知识
与
技能
1.会认读并书写3个生字“诗、锄、皆”。
2.学会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
3.理解古诗大意。
1.会认读并书写3个生字“诗、锄、皆”。
2.基本学会朗读古诗。
3.基本知道古诗大意。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多形式朗读、观察图片、书写展评、翻译诗句、划出重点诗句、多媒体游戏等过程,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及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朗读、观察图片、书写、多媒体游戏等过程,基本理解古诗内容及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爱惜粮食。
1.培养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2.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会认读并书写3个生字“诗、锄、皆”。
2.学会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
3.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1.会认读并书写3个生字“诗、锄、皆”。
2.学会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
3.理解古诗大意。让学生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朗读法、谈话法、练习法、游戏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希沃白板课件、田字格板书贴(3个)、生字簿(每生1本)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出示饭堂浪费粮食的照片,问桶里的粮食被浪费里,你觉得好不好?粮食怎么来的呢?自古以来都是农民种出来的。
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我国古代的农民伯伯,他在做什么?你看他的头顶有猛烈的日头,你觉得辛苦吗?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古代的田园学习古诗,板书课题:18.古诗两首。
齐读题目。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齐读课题。
联系实际,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品读诗歌,体悟诗意(25分钟)
(一)了解古诗。
1.师:什么是诗?诗跟我们平时接触的文体一样吗?
多媒体出示诗和学过文章进行对比:诗是分行写的,押韵的一种文体,押韵是指每句话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者相近。其他的课文是分段写的。
(二)出示课件,初步了解诗人李绅。
多媒体出示:李绅(772-846),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绅幼年丧父。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这首诗是第二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三)教师示范:读古诗,打手语。
教师逐句教学古诗手语,学生跟读。
(三)学习生字词。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诗”字,你会写么?
= 1 \* GB3 ①多媒体出示“诗”的写法,引导学生观察笔顺、偏旁以及特点等。
= 2 \* GB3 ②教师示范书写“诗”字。
= 3 \* GB3 ③学生组词2个并齐读一遍。
= 4 \* GB3 ④学生练写1个“诗”字。教师巡回指导。
“锄、皆”字教学方法同上。
书写时应注意:皆,第一、二笔是横、竖提,但第三四笔是不一样的。写字时要做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要写均匀。
(四)再读古诗,翻译诗意
1.板书结合多媒体讲解古诗的词义。
锄禾:给禾苗松周围的土和锄草。禾:禾苗。
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当:正是。
禾下土:禾苗中的泥土里。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餐: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传感器技术指导书.doc VIP
- Unit3 Sports and fitness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车型EOP管理相关参考内容.docx VIP
- 六年级英语竞赛试题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练习范本.pdf VIP
- 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知识点详解.doc VIP
- 2024年评职称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pptx VIP
- 音乐就在你心中.ppt VIP
- 高中英语课件(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pptx VIP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详细解读课件.pptx VIP
- 面诊、手诊、足诊、耳诊图解教程(价值千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