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一.感受作者的悲凉处境,感悟诗歌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思想情感。
二.体会诗人的人生感悟,学习叙事技巧,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提高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能力目标
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概括诗歌画面。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全文背诵文章。
教学资源
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2.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重点
词句的赏析理解教学
难点
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预设】
二、情境活动第一关——诵草堂诗歌
活动任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读诵,对诵,配乐齐诵。
2.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通过此关,可享8折优惠。方法提示:诵读文章,读准字音和节奏,圈画关键信息。
【预设】
1.明确生僻字。罥(juàn),坳(ào),衾(qīn),丧(sāng),庇(bì),见(xiàn)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何时眼前/突几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这首诗歌讲述诗人由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联想到天下人的民生疾苦。
4.配乐齐读。
第二关——展草堂长廊
活动任务:为展板拟标题配画面,并说明理由。
通过此关,可享5折优惠。
方法提示:
1.选取画面,四字短语概括。
2.可从关键词、表现手法、句式等角度批注。
3.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选出一名发言人展示。
【预设】展板一秋风卷茅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课堂活动:
4.学生展示。
5.学生分析:我们关注了实词,“怒”“卷”“洒”等富有力量的动词,可以看出这是一场狂风,又急又猛,直接卷走了三重茅,可见其催枯拉朽之势,表现了诗人的痛惜与无助。
6.学生齐读。急促的语气读出风的狂,风的猛!
展板二
群童盗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课堂活动:
7.学生展。
8.学生分析:细节描写。杜甫的动作,“倚杖”写出了杜甫衰老的形态;还关注到了他的神态“唇焦口燥”的神态及投诉无门的无奈,画面感十足。
9.对照评价量表,分角色表演。
4.学生点评。
【助读资料】:公元760年,杜甫时年49岁,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他一路辗转到成都,靠亲友的帮助在浣花溪畔盖起了一间茅屋,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茅屋建成后,他在《江畔独步寻花》中写道: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他在《春夜喜雨》中写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结】茅屋初建诗人的喜悦,这间茅屋给了杜甫家的温暖。可刚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不料第二年八月,却落得如此境地,其痛心、焦虑和叹息不言而喻。展板三秋风卷茅俄顷(qǐng)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g)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课堂活动:
1.学生展示。
2.学生分析:修辞。“冷似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被子比作“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子冰冷如铁板,夜雨又点点如“麻”,连绵不断,让诗人彻夜难熬啊!
【助读资料】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前夕,杜甫从长安请假赴奉先县探望自己的亲人,路上曾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一月,至家,杜甫小儿子已然饿死了。
3.生读。你能试着读出杜甫的凄惨吗?请在不同位置加上叹词“唉”。
①.(唉......)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②.自经丧乱少睡眠,(唉......)长夜沾湿何由彻?
③.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唉......)何由彻?提示:读出悲痛、绝望、无奈......
④.思考:“归来倚杖自叹息”,作者到底在叹什么呢?
【明确】一个人的流离,一国家的丧乱,一个时代的悲剧......不由得涕泪满衫,凝聚成一声长叹。叹息自己的命运,颠沛流离,命途多舛;叹息世事,民不聊生,战争连年;叹息国家,国事衰微,国都沦陷。展板四祈求广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课堂活动:
4.学生展示。
5.学生分析:抓住标点符号,连用三个感叹号,杜甫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情感表达强烈,坚定、悲壮、铿锵、激昂。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6.造字法
篆体屋字,从外形看有屋檐,至是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3单元知识汇总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3单元知识汇总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课《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课《沁园春 雪》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24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6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二单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 第二单元检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二单元检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爱》学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 期末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最近下载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煤岩复合体能量传递特性与动力灾害关联性.docx VIP
 - 高血压的危害及有效的降压方法.pptx VIP
 - 生涯发展报告.pdf VIP
 - 2025年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数学活动 月历中的奥秘及和为定值的两数积的规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 2026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招聘3人(非事业编)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弱电施工方案.doc VIP
 - NB_T 11234-2023 压水堆核电厂常规岛压力管道监督管理导则.pdf VIP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知识点清单 .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