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胶工艺参数对菠萝叶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docxVIP

脱胶工艺参数对菠萝叶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菠萝叶纤维主要由罗地亚针提取,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吸湿透气性和屏障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中。不同规格的菠萝叶纤维可以分为细纤维和粗纤维两种类型,其中细纤维通常用于加工,而粗纤维则主要用于印染和包装等领域。在生产过程中,需精确控制酸碱、溶剂以及加工环境等因素,以确保纤维的物理性能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竞争力。

脱胶工艺参数对菠萝叶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 罗地亚纤维是从罗地亚针提取的纤维,属于叶纤维。菠萝叶纤维较细, 穿着无刺痒感, 可杀菌抑菌, 吸湿透气性高, 能屏蔽紫外线, 其开发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兴趣,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在进行开发利用研究。有关菠萝叶纤维的化学和物理性能、脱胶方法及其工艺条件已有相关报道。利用不同的脱胶方法及工艺参数, 菠萝叶纤维脱胶后的精干麻物理性能会有较大的差别。为此, 在相同的化学脱胶工艺下对菠萝叶纤维煮碱的碱浓度和时间、浸碱的碱浓度和时间、酸洗的硫酸浓度工艺参数作探讨, 研究其对菠萝叶纤维的残胶率、细度、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的影响, 从中找出满足在化学脱胶后的菠萝叶纤维强力损失最小、能最大程度提高纤维细度和柔软度的工艺参数, 以提高菠萝叶纤维的可纺性。 1 材料和机器 1.1 厘种菠萝叶的制备 菠萝叶原纤维, 取自湛江地区种植的巴厘种菠萝叶, 通过GZ-266型菠萝叶刮麻机提取。纤维提取后经水洗、除杂、晒干而成, 其胶质含量为26.7%。 1.2 油剂的开松剂 工业用NaOH (CP) , Na2SO3(CP) , Na2SiO3(CP) , H2SO4(CP) , NaCl (CP) , Na2CO3(CP) , 自配油剂, 渗透剂, 开松剂。 1.3 仪器和设备 HH-S2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 上海精风仪器有限公司制;YG004E型电子单纤维强力仪, 宁波纺织仪器厂制;PHB-4型pH计,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制;Y (B) 802K-Ⅱ型全自动快速八篮恒温烘箱, 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制;FA/JA型电子天平, 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制;120目筛, 上虞市道墟通用纱筛厂制;YB171D型纤维切断器, 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制。 2 实验方法 2.1 采用罗伊木瓜纤维脱胶工艺 原料→预酸→煮练→酸洗→水洗→脱水→精练→酸洗→水洗→脱水→抖麻→给油→脱水→烘干 2.2 脱胶对纺丝过程的影响 菠萝叶原纤维要制成符合纺织要求的工艺纤维, 需严格掌握脱胶工艺和参数, 不能使纤维全部分离成单纤维, 以提高纤维的可纺性。脱胶过度, 纤维分离成短纤维不符合纺织要求;脱胶程度不够, 则工艺纤维较粗, 难以纺细特纱。 在脱胶过程中, 要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力求保持纤维原有的机械物理性能。脱胶工艺掌握不当会使纤维原有机械物理性能降低, 不但不能纺出符合要求的纱, 而且制成率低, 增加消耗, 浪费原料, 降低经济效益。 2.3 工艺要点 2.3.1 酸预酸 H2SO4浓度1.5g/L, 浴比1∶10, 在温度为50℃下浸酸1 h, 并且使原纤维上下浮动, 吃酸均匀。 2.3.2 对纤维质量比对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沙苏叶/沙门氏渗透剂2.8%对纤维质量比,5.5%,5.5%,5.5%,5.5%,5.5%,5.5%的纤维膜法施工-管网法工艺条件 在常压下煮碱, NaOH浓度为14 g/L, Na2SiO4浓度为2.8% (对纤维质量比) , 三聚磷酸钠浓度2.8% (对纤维质量比) , 渗透剂的浓度为0.1% (对纤维质量比) , 浴比为1∶15, 温度为100℃, 时间8 h。 2.3.3 草图的精度 NaOH浓度为110 g/L, 开松剂的浓度为1.0% (对纤维质量比) , 浴比为1∶12, 在50℃下精练40 min。 2.3.4 洗衣粉 中和纤维上残余的碱液, 浴比为1∶10, 时间8 min, 最终使纤维pH值达到6~7。 2.4 冷却、干燥、分析筛 从纤维样品中随机抽取约5 g作为试样, 共抽取3次, 分别放入已知称量瓶中, 烘干至恒重, 取出迅速放入干燥皿中冷却后称量并记录, 记为W0。 将烘干的试样放入加有150 mL 20 g/L NaOH溶液的三角瓶中, 装好冷凝管, 沸煮1 h, 更换新的NaOH溶液, 再沸煮2 h, 取出试样在分析筛中洗净, 再放入称量瓶中, 烘干至恒重, 取出迅速放入干燥皿中冷却后称量并记录, 记为W1。则原麻含胶率= (W0-W1) /W0×100% 2.5 含胶率测定 从精干麻样品中随机抽取5 g作为试样, 共抽取3次。测定方法与含胶率测定相同。W0、W1分别为处理前和处理后样品的质量。精干麻残胶率= (W0-W1) /W0×100% 2.6 采用单纤维干麻线法测定其破裂强度 用Y161型单纤维强力试验机, 按FZ/T 31001—1998《苎麻精干麻》进行测定。 2.7 干旱地区纤维线密度测定 按FZ/T 31001—1998《苎麻精干麻》进行测定。 2.8 材料的筛选和残胶率 本实验对脱胶处理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中的L16(45) 正交设计表, 根据文献及预备实验, 选择了煮练的NaOH浓度 (A) 、煮练时间 (B) 、精练的NaOH浓度 (C) 、精练时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