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县汉墓随葬物料的初步研究.docxVIP

河南淅川县汉墓随葬物料的初步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淅川县汉墓随葬物料的初步研究 一、 杨河组墓石山地区 杨河群陵墓位于南阳盆地西南缘。丹江口水库东岸(图1)位于北纬1193905,北纬324145。行政隶属河南省南阳市宣川县东岗村。 杨河组汉墓所在的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 与陕西、湖北两省交界, 系秦岭山系东南余脉的延伸地段, 境内北、西、南三面环山, 属南阳盆地的西缘,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东南部丹江口水库区为构造盆地地貌。丹、淅、淇、滔四条河流纵贯全境。其交通十分便利, 西北可由武关、蓝田一线直入关中, 东面可与南阳盆地的中心南阳市联系, 南下可顺汉水支流至今湖北老河口、襄樊等市, 进而到达长江。 二、 泉店汉墓群发掘概况 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 经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同意,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杨河组汉墓 (此处汉墓在南水北调考古项目中属于泉店汉墓群) 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前数月, 北京大学考古发掘队委托淅川县文化局考古勘探队对泉店汉墓群进行了勘探。田野发掘自2008年10月9日起, 止于2008年12月15日, 其后进入室内整理阶段, 自发掘开始至报告编写完成, 共历时六月余。 本次发掘设置统一坐标基点, 并根据墓葬分布位置将发掘区域分为4区, 共清理墓葬18座, 窑址1座 (图二) 。其中一区位于杨河组居民点南部的一块北高南低的台地上, 地表有杂草及少量灌木。当地群众反映, 若干年前在台地上农耕时常发现砖块, 据描述应为东汉墓群。在该区内发掘有墓葬4座、窑址1座 (图三) 。其余三区均位香花镇泉店组, 材料将另文发表。 三、 高价值土体砖图7 杨河组的四座墓葬均为前后室砖室墓。 M1。位于发掘一区西北部, 墓向260°。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四部分组成 (图四) 。 长方形斜坡墓道, 上口长405~460厘米, 宽200厘米, 底距地表深215厘米。墓道与甬道相连处有残存的封门砖, 高约100厘米, 弧形向墓道方向突出, 自下至上砌平砖2层、顺砖1层、平砖13层。墓室通长970厘米, 宽510~520厘米, 墓底距地面深170~200厘米。长方形甬道, 长200厘米, 宽200厘米。甬道与前堂间有一级台阶, 甬道低于前堂。前室长方形, 南北长300厘米, 东西宽210厘米。前堂与后室间有一过道相连, 东西长85厘米, 南北宽300厘米。后室凸字形, 南北壁略外弧, 长475厘米, 最宽处380厘米。前室南北各有一耳室, 北耳室宽160厘米, 进深110厘米, 南耳室宽160厘米, 与M2北耳室相连通。M1在甬道、前堂、后室中以条砖呈“人”字型铺地, 砖规格38×19×5厘米 (图五) 。墓壁及墓顶皆不存 (图四) 。 M1出土有完整或可复原器物13件, 多出于前堂南侧。分别介绍如下: 1. 兽面转换树石墓 耳杯4件。M1:1, 泥制灰陶, 杯口呈椭圆形, 两侧有新月状耳, 平底。杯内皆涂朱砂。口长径14厘米, 短径9厘米, 高4.6厘米 (图六, 1) 。M1:7, 泥质灰陶, 杯口呈椭圆形, 两侧有新月状耳, 平底, 杯内皆涂朱砂, 口长径14厘米, 短径9厘米, 高4.6厘米 (图六, 2) 。M1:12, 泥质灰陶, 杯口呈椭圆形, 两侧有新月状耳, 平底, 杯内皆涂朱砂。口长径14厘米, 短径9厘米, 高4.6厘米 (图六, 3) 。M1:13, 泥质灰陶, 杯口呈椭圆形, 两侧有新月状耳, 平底, 杯内皆涂朱砂。口长径14厘米, 短径9厘米, 高4.6厘米 (图六, 4) 。 坛2件。M1:2, 泥质灰陶, 子母口, 方唇, 折沿, 弧腹, 平底。口内径12厘米, 外径16.8厘米, 底径6.4厘米, 高7厘米 (图六, 7) 。M1:6, 泥质灰陶, 子母口, 圆唇, 折沿, 弧腹向下略收, 平底。口内径10.4厘米, 外径18.8厘米, 底径7.2厘米, 高8.4厘米 (图六, 6) 。 壶1件 (M1:3) 。泥质灰陶, 盘口, 束颈, 溜肩, 扁鼓腹, 平底。肩、腹饰多道凹弦纹, 肩饰对称二兽面衔环铺首。口径11.2厘米, 底径10厘米, 腹径21.2厘米, 高25.8厘米 (图六, 5;彩版四, 1) 。 器盖1件 (M1:4) 。泥质灰陶, 子母口, 方唇, 折沿, 弧腹, 盖顶平, 中间有圆钮, 已残。口内径12.2厘米, 外径16.8厘米, 通高9.25厘米 (图六, 11;彩版四, 2) 。 钵1件 (M1:5) 。泥质红陶, 敞口, 方唇, 折沿, 腹略弧, 圜底。口径8.4厘米, 底径7.1厘米, 通高3.8厘米 (图六, 10) 。 猪圈1件 (M1:8) 。泥质灰陶, 平面略呈圆形, 四周有矮墙围护, 平底斜壁, 圈一角设有陶屋, 已毁。底径17.6~20厘米, 通高6.6厘米 (图六, 8;彩版四

文档评论(0)

186****7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