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 军民鱼水一家亲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经过永州时爱护百姓及百姓拥护红军的事迹
2、感悟红军与百姓鱼水一家亲的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红军长征经过永州时爱护百姓及百姓拥护红军的事迹
教学难点
感悟红军与百姓鱼水一家亲的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
87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经过永州,他们在永州这片火热的土地上与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他们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帮群众担水、扫地、干农活,百姓也给予红军无私的支援,在永州的大地上留下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千古佳话。
历史背景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屡战失利,未能打破国民党的“围剿”,中革军委命令红六军团先行突围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寻找突围路径。10月10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红六军团、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经过永州,在永州写下了特殊的历史篇章。
(三)军纪严明 爱护百姓 1934年11月22日,中央红军从宁远县进入道县境内,经罗家山村向该县四马桥镇行军。红军在道县期间,因行军和生活需要,难免要购买、使用群众的物品。与以往的军阀部队截然不同,红军买卖公平,优价付款。有时主人不在场,红军吃了群众的米,就把钱放在米缸里;拔了群众的菜,就把钱放在菜地里。
道县四马桥镇杨家村何俊全家,保存着3张苏维埃壹圆纸币,这是当时红军买了他家的东西给的钱,也是红军军纪严明、爱护百姓的生动佐证。
(四)百姓支援 拥护红军
永州人民也给予了红军无私的支援。红军每到一个地方宿营,都有百姓帮红军送饭送菜、缝补衣服。有的还为红军提供船只、架设浮桥。
1、道县红军渡
红4团为进攻道县城急行军赶到潇水东岸,在行军途中,两个挑担的农民得知他们是攻打道县的红军,主动告诉红军道县城里的守卫情况和应该如何偷渡过河的注意事项。当时守城国民党军已经拆毁用船只搭成的浮桥和东岸固定用的铁链,所有船只或沉江或拉到西岸。蔡如燕(后来改名蔡子奎)、黄玉祥、王志生、邓告告、周六崽、何友友等当地6位群众在知道红军是保护穷人的队伍后,冒着寒冷跳入河中,有的帮助把船只从西岸推到东岸,有的帮助打捞船只,然后帮助固定铁链、架设浮桥。之后,他们又为红四团带路,直至广西境内。时任红四团政委杨成武后来回忆说:“倘若不是两个挑担的老乡告诉我们关于浮桥的情报,又假如没有群众奋勇支援,为我们搭浮桥,我们就是三头六臂也不能这样快地占领咽喉要地道州城啊!”
2、一只竹碗
道县审章塘乡葫芦岩村邱声彪老人有一个竹碗,是一位红军战士当年所赠。
邱声彪的父亲邱家儒当时是船夫。因为渡河部队人数众多,渡船远远不够,当地村民便自发卸掉自家门板、床铺板,帮助红军架设起浮桥,大部队得以迅速通过。一位红军战士乘坐邱家儒的船过河后,将竹碗送给了邱家儒。这只竹碗,也成为烽火岁月中红军与百姓鱼水情深的见证
3、道县妇女罗素珍
中央红军过道县时,一位叫罗素珍的农村妇女,当时30岁出头,她毅然告别亲人,用一根扁担,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随红军离开了自己的家乡,经历了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罗素珍幸运地活了下来,虽然负伤多处,但肩上的担子却一直没有丢掉。湘江战役后,红军劝说罗素珍回乡,可她拒绝了,这位一路上备受红军长征精神感染的坚强女性,在接下来的40天里,走过了三个省17个县,行程2500多里,硬是把红军送到了贵州境内,才依依不舍返回家乡。
4、江华百姓救治红军
1934年12月10日,红三十四师余部在江华县桥头铺抢渡牯子江渡口时遭敌伏击,4名红军战士重伤掉队被赫洞村农民游用材发现收留。游用材将红军战士隐藏到村后的岩洞里,他们全家人轮流为红军战士送饭、送药、送茶水,经过半年的精心护理,其中3名红军战士恢复健康,去追赶部队。最小的一名战士留了下来,后来在江华江鱼塘坡村安了家。
四、军民鱼水一家亲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红军打胜战,人民是靠山。长征是一次经济上没有后方支援的远征,也是一次军事上没有后方退路的远征。一路之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始终根植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赢得人民的拥护。一路之上,红军纪律严明,开仓济贫,废捐除税,人民也把红军当靠山,拥护红军,支援红军,鱼水情深的军民情谊,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是我军在战火硝烟的革命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力量源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ppt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八年级下册第6课小巷总理谭竹青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八年级下册第4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2课草原轻骑兵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1课青岛海军博物馆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八年级上册第9课绿水青山映神州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八年级上册第6课工人教授窦铁成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八年级上册第3课邓小平的浦东设想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2023年上期教案王受吉.docx
- 高中历史教学:2022年永州市新高考改革教学研究团队调度工作会发言稿历史2022-2-17.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