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体设计
一、 综合医疗条件
1897年创办的江苏省江阴人民医院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长寿路163号。目前建筑面积56亩,建筑面积104000平方米。它是一家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健康、卫生等于一体的综合三级医院。同时,它也是苏州大学和南通大学的附属医院。由于门急诊用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 设施陈旧, 布局流程不尽合理, 医疗环境与整个江阴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很不相称, 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迫切希望从根本上改变门急诊用房拥挤不堪的等状况。2001年3月, 医院在原址扩建, 于2004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
二、 设计理念
(一) 门诊和手枪液压
结合医院总体布局和现有用地规划, 医院将新门诊综合楼功能平面设置为“手枪式”, 其中“手枪柄”为急诊、输液、观察、化验、放射等科;“手枪管”为内、外科, 口腔、中医、妇产科、五官科等门诊科室;“手枪膛”位于中间部位, 功能布局为门诊挂号、收费、取药、检验处 (胃、肠镜、B超、心电图、检验中心) ;“手枪钩”内配有病员服务站、门诊大厅、儿科、专家门诊。总体构想是将各诊疗区服务半径缩短、资源共享、方便患者。
(二) 营造不同的园林景观
门急诊综合楼平面体量较大, 为了更好地改善就医环境, 在工程方案设计阶段就在不同区域引入大小不一的内外天井。设计充分运用园林手法借景造景, 在室内外营造不同氛围的园林景观。
如:在急诊经病房主要通道旁、东侧玻璃墙外有大面积的竹林带, 西侧则在两处内天井里建造了南方园林小景点让人赏心悦目;在千余平方米的门诊大厅东侧的自动扶梯旁布置了假山瀑布, 以绿色植物点缀, 下有小池一方, 各色小鱼穿梭其中;在门诊大厅南侧, 有桌椅供患者休息;在大厅中央服务台内设置了枝叶繁茂的南方大榕树, 既遮光又添色。
(三) 服务人性化
1. 患者候诊区的方便
厅, 服务热情的年轻导医及时快速给患者提供咨询和帮助。设有花店、书店、自助式银行、小型超市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候诊区配有二级分诊等候区域和智能化的排队叫号系统, 安装了有线电视。在门诊一至三层, 每层都有挂号收费处, 缩短就诊的时间和行走的距离;为保护就医者隐私, 实行一人一诊室, 诊疗床旁边设有挂帘。
2. 门急诊所内单位设计
(1) 导向标识:在门诊大厅入口设有各层诊疗科室平面分布图, 在每一走廊通道门、电梯旁、电梯内都配有统一醒目的导示牌, 一目了然, 便于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自己要去的科室。
(2) 色彩:将淡蓝、水灰等色彩融入装饰设计中, 在大厅立面、走廊墙面、内门板面上充分表达出来, 让人感觉平稳和谐。
(3) 无障碍设计:在门急诊入口、楼层交通的电梯、公共厕所、公共连廊、病房内地面坡度均小于1∶50;门采用推拉式, 充分方便患者。
三、 一些体验的经验
(一) 门急诊大楼图6
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建设采用总体规划、整体布局、分期实施的方法。方案设计在结合原有功能布局和医院发展规模, 整合现有资源, 兼顾原有建筑造型风格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要求, 邀请五家设计单位参与竞争, 最终付之实施的为融多家优点于一体的设计方案。门急诊综合楼主体六层, 局部三至五层, 地下一层。其中地下一层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及人防工程, 一层至三层为诊疗区域, 四层为体检中心和教学区, 五层至六层为行政办公室。门急诊综合楼分三期实施:第一期 (影像楼) 主体三层建筑面积为1200m2, 功能布局为:一层磁共振、CT、DSA, 二层病理科, 三层放免室。第二期 (急诊楼) 地上五层, 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为8000m2, 由于原门诊楼未拆, 作过渡用房, 故新建成的急诊楼暂时作门急诊共用。第三期 (门诊楼) 在原有门诊位置扩建, 地上六层、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为28155m2, 在此基础上将急诊楼临时门诊搬回新的门诊楼内, 对急诊楼内的部分临时设施调整、拆除。最后整个门急诊综合楼于2004年5月建成。
(二) 急救系统规划
医院建筑不同于其他民用建筑之处, 在于它既要保证流程合理的流程还要解决院内感染问题。首先, 流程合理先要做到分区合理, 我们把诊疗区分为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大外科门诊和大内科门诊、小儿科门诊;检查区分为放射、检验、功能检查和门急诊小手术室。根据人流和急救因素等进行相对划定区域。其次, 按人流、物流的洁净、污染程度, 通过通道、走廊、出入口、电梯、通风净化设备, 消毒设备, 导向标识等, 把院内交叉感染的几率降到最低。再次, 通过集中规划来实现大楼的智能化。大楼的保障系统有重点运转系统、供气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消防控制系统、分诊叫号系统、信息显示系统、检验结果提取系统、PACS系统、HIS系统等, 充分满足了医疗学科发展的专业要求。
(三) 手电梯使用率不高
本扩建工程设计留下的一点遗憾是, 我们发现门诊大厅扶手电梯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