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近代中国海洋关系中的夷情
作为近代封建学者的代表,林则徐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他的海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海防观念尚未摆脱长期存在的思想困境。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来自海上,中国对外防御的重点不得不从西北内陆转到东南沿海。海防问题成了人们关心和议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最早大声疾呼加强海防,并赋予中国海防思想以许多新内容的是林则徐和魏源。而林则徐无疑是近代首倡海防和海军建设思想的先驱。
国外专家对西方的认识
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海防论的先驱,其海防思想建立在对外情了解的基础之上。他认为,由于“夷性靡常”,又船坚炮利,所以“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于是,他采取各种方法了解“夷情”,多方罗致人才,广泛搜集和翻译有关外国的各种资料。林则徐之所以能够最早提出建立近代海军的构想,是与他肯于向外国学习分不开的。
林则徐首先聘请通晓英文的人士组成翻译小组,从事翻译西方报刊和图书的工作。他曾经聘请的人士主要包括来自北京四译馆的亚孟,在美国接受教育的林阿适,在澳门接受教育的梁进德,马来西亚归国华侨袁德辉等人。他还指派其幕僚、买办、随员以及洋商翻译在与洋人的交往中搜集情报,他们“皆是有些才能之人,将打听出来之事,写在日记上,按日启呈递登于簿上”。此外,林则徐不仅通过自己与西洋人接触的机会广泛了解西方,还与当时关心世界的知识分子进行交流探讨。
林则徐自1839年3月到广州至1841年5月离开广州期间,组织翻译的主要报刊与书籍包括:根据外国报纸翻译整理的《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根据英国人德庇时所著《中国人》翻译的《华事夷言》;根据瑞士人滑达尔所著国际法著作翻译而成的《滑达尔各国律例》;根据英国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翻译而成的《四洲志》。以上各书在某种程度上为魏源撰写《海国图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林则徐“探访夷情”与其海防思想形成的关系来看,他通过“探访夷情”对当时世界的海外诸强有了初步认识,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有了基本了解。林则徐已经知晓英国(英吉利)、美国(米利坚)、法国(佛兰西)、荷兰、大小吕宋(西班牙及其属地菲律宾)、奥地利(双鹰)、普鲁士(单鹰)、丹麦(连国)、瑞典(瑞国)等国家的存在,知晓英国“最称强悍,惟米利坚及佛兰西足与之抗衡,然且忌且惮之”。
在此基础上,林则徐还对西方的海军力量有了初步的了解。据《澳门新闻纸》记载,鸦片战争前夕,英吉利有兵10万,战船530支,共载大炮23000门;佛兰西有兵35万,战船220支;俄罗斯有兵25万,战船130支。更重要的是,通过“探访夷情”,林则徐知道了西洋海军“长技”之所在。他说:“洋面水战,系英夷长技。”他向道光皇帝奏称:“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定控制之方。”
林则徐在研究英军“长技”即船坚炮利方面花了相当大的气力。他组织编译有关西式大炮瞄准发射技术的书籍,其中有专门论述重炮的内容。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洋炮确实比中国的土炮先进。“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多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它深巧耳。”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先购买夷炮”的主张。
正是通过“探访夷情”,林则徐深刻认识到英国实力的强大在于“洋面水战,系英夷长技”,必须“另制坚厚战船,以资制胜”。他认为中国师船与英国战船相比,有多方面的差距,即中国师船其大不如英船,其坚不如英船,其炮不及英船多且利。林则徐承认这种差距并认为中国师船到外海作战,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英国战船“自非单薄之船所能追剿,应另制坚厚战船,以资制胜”。
林雄:以守为战,以逸待劳
针对中英双方在力量和技术上的巨大差距,林则徐确立了以守海口为主的近岸防御思想,其基本要求是“固守藩篱”,“使之坐因”,这是一种“以守为战”的海防战略思想。在他看来,英国的军舰固然比中国师船先进,但并非无懈可击。他指出:“夷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数丈,只能取胜外洋,破浪乘风,是其长技。惟不与之在洋接仗,其技即无所施。至口内则运掉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度其顽抗之意,妄夸炮利船坚,各夷舶恃为护符,谓可阻我师之驱逐。臣等若令师船整队而出,远赴外洋,并力严驱,非不足以操胜算。第洪涛巨浪,风信靡常,即使将夷船尽数击沉,亦只寻常之事,而师船既经远涉,不能顷刻收回,设有一二疏虞,转为不值,仍不如以守为战,以逸待劳之百无一失也。”针对中英双方的武器装备、作战地域、兵员和后勤补给等方面的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YX-QEHP-39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控制程序B0(工厂体系文件模板).doc VIP
- 03~04_项目融资模式之BOT项目.ppt VIP
- 团章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此刻,你不一样(威海)(写作指导+例文展示+名师点评).docx
- 小学一年级学习计划..doc VIP
- 包头市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技术标准标准DB 1502T006—2020.pdf
- 网络直播带货主播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ocx VIP
- 淮阴工学院班主任工作手册.doc VIP
- 2024年新改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专用).docx
-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