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磁学与电学磁学的交融
早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电磁学的发展主要是对电、磁、电的研究和了解。它主要是对现象的感知。电学与磁学是分不开的,它们相互交融,没有纯粹的电学与磁学。但当时人们对电磁学的了解处于早期,还未深入涉及到电与磁的相互作用。在此期间主要是分别对电现象与磁现象孤立的认识、对其性质和规律的初步探索。
一、elica的静电学研究
电磁学的发展最早源于人类对一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和静磁现象的认识。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七贤”之一,米力都的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546)便已经记述了摩擦了的琥珀会吸引轻小物体。我们现在所说的electricity(电)这个词便来自于希腊文的“琥珀金”(electron)。泰勒斯不仅对我们现在所说的静电学有所了解,并且也知道某种矿物有吸引铁的能力。关于静磁学,本杰明(ParkBenjamin)在《TheIntellectualRiseinElectricity》(NewYork,1895)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寓言,讲述了牧人马格内斯发现了一种奇妙的石头(磁铁矿),可以把他手杖的铁尖和皮鞋上的铁钉牢牢的吸引住。早在汉代,我国便也有了对静电现象和静磁现象的认识。西汉时期的《春秋纬·考异邮》有记载:“慈石引铁,玳瑁吸诺(应该是衣补加若)”。玳瑁在这里是指一种海生爬行动物的甲壳,是一种绝缘体。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街·乱龙》中也有论述:“顿牟玳瑁掇芬.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他类有似,不能掇取者何也?气性异殊,不能相感也。”王充在文中将静电现象与静磁现象归为了一类。
人类早期对电磁学的了解主要是对磁石吸铁和摩擦了的琥珀、玳瑁等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这两个现象的认识。
二、吉尔伯特的电磁学观点
吉尔伯特的实验
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了对电现象和磁现象较为系统的研究。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Gilbert,1540-1603)被称为“电磁学之父”,他主要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索、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他出生于英国科尔切斯特市,1569年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虽然学医出身,并且以医学为职业,但在1580年左右,吉尔伯特对电学和磁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00年,他的巨著《论磁铁、磁性物体和大磁铁》(后简称《论磁》)于伦敦出版发行。吉尔伯特对电磁学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
1.小地球的指向和磁体
在《论磁》中吉尔伯特记载了一个地磁实验,即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小地球”实验。他运用一个大磁球,将小磁针放在其上各个位置,观察小磁针相当于磁石的指向,与指南针相当于地球上的指向完全一致。并可以利用小磁石模拟出地球的经度线与赤道、磁极。吉尔伯特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发现了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并很容易的解释了地球上为什么磁针指北。书中写到“小地球的力向四面八方延伸……每当铁块或其它适当大小的磁体,在它影响所及的范围出现时,就受到吸引.而且。愈是靠近磁体,吸引力就愈大。”《论磁》是历史上关于磁的性质的著作之一。
2.带电体、不带电体
并以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把类似于琥珀、玳瑁这种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称为“带电体”,把金属等摩擦后不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称为“不带电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