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窦娥冤(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元杂剧独特的语言,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

②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复述故事梗概,把握戏剧冲突,明确悲剧形成的根源。

③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窦娥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感受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

④文化传承与理解:熟悉元杂剧的基本特征,欣赏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坚守良知,悲悯人生。

教学重难点

赏析窦娥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感受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熟悉元杂剧的基本特征,欣赏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坚守良知,悲悯人生。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天地孕育一种声音。中国戏曲,是中国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中国声音。无论是在江南蒙蒙细雨中流淌的袅袅越调,还是在北国弥漫风雪里飘荡的京韵京腔;无论是秀水青山的村寨,还是繁华喧闹的都市——中国戏曲唱遍了中国的每一寸角落,在锦绣的神州大地上,中国戏曲唱出了长城风烟那春秋的史册,唱出了大漠边关那壮美的风姿,唱出了江南水乡那轻柔的美丽,唱出了我华夏民族那千年的历史,唱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绚丽。华章页页,页页华章......关汉卿的《窦娥冤》正是其中独具特色的精彩篇章,现在就让我们怀着敬畏,带着对中国戏曲艺术的自信,走进元杂剧这方神奇的天地,感悟它恒久的魅力。

一、探其冤

《窦娥冤》是关汉卿运用戏剧形式留给世界悲剧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一桩悲剧,窦娥的悲惨遭遇都是围绕哪个字展开?(冤)那么一看到“窦娥冤”我们自然而然有许多疑问——

1、窦娥冤在何处?

请一位同学以窦娥为主语进行概括。明确:遭人诬陷→被迫屈招→含冤受刑

2、遭遇如此冤情,窦娥是如何申冤的呢?

明确:三桩誓愿(请同学分别起来读,概括)

3、这誓愿寄希望于谁?有何特点?

明确:寄希望于虚无的天地,是超自然的、不可实现的。

4、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

明确:穷途末路,无人可依,绝境中的痛誓悲鸣。

5、这种方式可能实现吗?有无意义?

(稍作讨论,请两方辩论。)

总结:三桩誓愿的实现,在现实中不可能,在艺术的世界中可能。作者安排这三桩誓愿实现,表达了美好的希望和理想,又通过现实世界的不可能实现,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的绝望——毕竟,在舞台上,有天来帮助窦蛾,但在现实中,同窦娥一样的冤屈百姓,是没有天来帮助的。这样才使得观众更深切地体会窦娥冤屈之深。这正是作者的用心,也是这部经典悲剧的艺术张力所在。

二、赏其人

有着如此冤屈经历的窦娥,选择了借天申冤的窦娥,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窦娥?请结合文本,选择几个词语概括窦娥的性格特征,并加以分析。

明确:善良、孝顺、忠贞、刚强、宁死不屈、敢于反抗......

三、析其人

戏剧是不懂得平稳的艺术,它在平静中酝酿激情的呐喊,在呐喊中揭示尖锐的冲突,以冲突撞击智慧的火花,启迪生活的理趣。矛盾冲突,是所有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法。而矛盾冲突,一方面指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外在冲突,二指人物本身的内在矛盾冲突。

1、剧中有哪些外在的矛盾冲突关系?明确:窦娥vs张驴儿,窦娥vs桃杌,窦娥vs婆婆

2、从这些冲突中,作者想使我们看到什么?明确:恶霸的嚣张、官府的不公、窦娥的善良

3、作者设置这些冲突的目的是?冲突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而主旨不外乎批判和赞颂。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关汉卿借《窦娥冤》一方面表达了对当时腐朽、黑暗社会的控诉、批判,另一方面赞颂了善良的、敢于反抗的劳苦大众的代表窦娥。

4、窦娥身上有何内在冲突?

赴刑场:指责天地、埋怨天地、痛斥天地临刑前:寄希望于天地

5、如何理解这种矛盾?

明确:既矛盾又不矛盾:痛斥天地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不平,是遭遇不平之后本能的发泄,所谓“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此处的天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所指;而后者的“天”是一个明确所指,是窦娥心中代表正义主持公道的力量,是她走入绝境时唯一的寄托,借助于这个天来表达自己对冤屈得到伸张的强烈愿望。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的矛盾,表达窦娥绝望中的无奈,无奈中的挣扎,挣扎中的绝望,是悲剧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心中有怨气,她只能骂天;心中有冤屈,她只能求助于天。除此之外,她能如何,她又能如何?

6、齐读

【滚绣球】,与绝境中的窦娥共情。

7、请学习戏曲的同学来用戏曲的唱法为大家演绎【滚绣球】。

四、思维延伸

请以“窦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随感。

五、结束语

因着关汉卿,窦娥永远活在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里,永绽丰彩;也因着窦娥,关汉卿永远活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百花园里,永葆生命。他们为中国文化的流转传承、发展创新增添了活力,注入了生命。掩卷沉思,我们一定会善良着窦娥的善良,不屈着窦娥的不屈,深刻着关汉卿的深刻,艺术着关汉卿的艺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