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2.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查阅有关纳兰性德的资料及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
●纳兰出身显赫,是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
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
●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为清代“词家三绝”。在他生前,产生过“家家争唱《饮水
词》”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王国维称“纳兰小词,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晚清词人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天生多愁善感,具有非常典型的纯真、敏感、多情、忧郁的诗人气质。
他生性孤傲,淡泊名利,不愿受社会种种森严礼法的束缚,但又无力反抗。纳兰性德出
身显赫,仕途生涯顺畅无阻,没有一丝一毫被挤压被贬谪的经历。他作为康熙的贴身侍卫,
经常随驾陪皇上狩猎、去各地巡察。见多了官场的阿谀逢承,见多了虚伪、龌龊和尔欺虞诈,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官场的许多暗道机关和潜规则为他所不齿,故而他从厌倦到为无法摆脱官场的捧场作戏而苦
恼,他将这些视为精神枷锁,欲罢不能。
2.写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性德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赴觇(chān)梭(suō)龙打
虎山巡查边境,十二月返京。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3.诗词吟诵
浣溪沙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4.描绘的画面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
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
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二、赏析探究
1.赏析词句
(1)“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词句。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
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2)“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