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教案 第8课 马来西亚.docxVIP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教案 第8课 马来西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PAGE2

PAGE1

PAGE1

课题

熟悉橡胶之国——马来西亚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马来西亚的基本国情,包括位置和面积、自然环境、人口和民族、发展简史、国家象征、行政区划和国民经济等。

(2)熟悉马来西亚的文化简况、民俗风情和旅游业简况等。

技能目标:

(1)能够分析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旅游市场。

(2)能够根据马来西亚的风俗习惯接待其赴华游客。

(3)能够设计马来西亚的旅游行程,并向中国出境游客介绍其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等。

素质目标:

了解中国与马来西亚的文化差异,培养兼容并蓄、和谐共存的文化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马来西亚的基本国情、文化简况、民俗风情和旅游业简况等

教学难点:马来西亚的文化简况和民俗风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任务导入

【教师】讲述“任务导入”的相关内容

小李是国内某旅行社的营销人员。这天,他接待了一位欲赴马来西亚旅游的客户。该客户希望在赴马来西亚旅游前,了解一下马来西亚的基本情况、民俗风情和旅游景点等,以便确定旅游行程和做好旅游前的准备。

【学生】聆听、思考、记忆

【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如果你是小李,如何向客户介绍马来西亚并推荐合适的旅游线路。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

一、基本国情

(一)位置和面积

马来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领土被南海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也称马来亚或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其北与泰国接壤,南隔柔佛海峡与新加坡相望,东临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由沙捞越和沙巴两个州组成,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相邻。马来西亚的领土总面积约33万平方千米。

(二)自然环境

西马来西亚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为山地,沿海为平原。东马来西亚的沙捞越西部沿海地区为平原,东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和山地;沙巴沿海为平原,中部基本为山地。马来西亚的最高峰是沙巴北部的基纳巴卢山,海拔4101米。

马来西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无明显四季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马来西亚与泰国在自然环境上有哪些相同点?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进行新知讲解

(三)人口、民族和语言等

人口和民族:马来西亚全国人口约3275万。其中,马来西亚人(以下简称马来人)约占69%,华人约占23%,印度人约占7%。83%的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

语言:马来西亚的国语为马来语;英语、华语也使用较为广泛。

宗教:伊斯兰教为马来西亚的国教,约80%的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或基督教;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

【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为什么马来西亚会有三种宗教?而泰国却是佛教盛行?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四)发展简史

1世纪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并将马来半岛发展为当时东南亚的主要贸易中心。从16世纪开始,马来半岛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占领。

……详见教材。

【教师】提出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指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述“百折不挠——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

1405—1433年,受明成祖朱棣的派遣,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航程十万余里,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据史料记载,当年郑和船队到达马六甲时,人们争相用当地的土特产交换郑和带来的丝绸和瓷器,马六甲的贸易由此繁荣起来。

如今每年到马来西亚的中国游客中有75%的人会选择到马六甲,并造访当地的三宝山与郑和历史博物馆。马六甲州行政议员曾说,马六甲的旅游业蒸蒸日上,“郑和遗迹游”是这里的王牌。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五)国家象征

首都:吉隆坡。

【教师】展示马来西亚国旗图片,讲解新知

国旗:马来西亚国旗被称为“辉煌条纹旗”,由14道红白相间的横条所组成,代表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联邦直辖区。旗面左上方有一个深蓝色的长方形,上面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有14个尖角的黄色星。其中,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黄色星象征马来西亚13个州与联邦政府的联合、团结一致。

【教师】展示马来西亚国徽图片,讲解新知

国徽:马来西亚国徽中间的盾徽上方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有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徽两侧各站立着一头马来亚虎(马来西亚国兽),其后肢踩着一条金色的饰带,饰带上分别用罗马字母和爪夷文(用于书写马来语的最早文字之一)写着“团结就是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