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投行模式产业招商成功的背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两年在全国各城市调研时常会被问到,能不能帮忙对接

去一些优质企业考察,或者介绍一些产业龙头到本地落

地。我们就会反问,你们能为实业企业提供哪些条件?

得到的答案无非还是土地、税收减免,厂房租售和人才补

贴政策等常规条件。有些时髦的,会说我们这里成立了几

十亿的产业引导基金,本地平台公司可以帮助企业代建总

部和厂房等。

还有一个西部开发区领导更是拍着胸脯和我们说,“我们

区里面一把手明确了,只要是东部沿海有的产业招商优惠

政策,不用研究和汇报,可以直接拿过来就用!”

那我们就会继续追问:

当地当前的产业基础和主导产业是什么,能不能为目标中

这些高大上的实体企业提供产业链的配套和便利?

当地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能否支撑所承诺的各项优惠

政策的兑现?——要知道东部沿海的招商政策背后,不仅

是挂在墙上的政策条文,更是实打实的政府财力在支撑,

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去兑现,“拿过来直接用”就是

一句空话;

无论是省市区哪一级成立的产业引导基金,有多少成功的

投资案例,又真实导入了哪些优质产业,除了投进去的资

金,资源和市场有没有匹配上,能不能保证其在本地接到

生意赚到钱?

当地政府园区平台企业的主营业务有哪些,有多少是赚钱

的经营性业务,每年正向现金流有多少,又有多大的负债

规模?

一套“灵魂问答”下来,这个话题往往只能尴尬的收尾,

转而讨论行业中还有哪些好的园区商业模式和招商引资

套路可以借鉴了。

如今,各个城市以及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招商的领导都特别

推崇合肥的“投行思维”,希望通过产业投资实现投资买

商,将北上广深的外溢产业导入本地后帮助其发展壮大,

进而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生态圈,实现企业得利润和市场,

政府得就业与税收的双赢局面。

应该说从城市产业发展的角度,投行思维确实是比较符合

当下产业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目共睹,合肥下注京东方、

长鑫半导体、蔚来汽车等龙头企业,的确为其在显示屏、

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带来了丰厚收获,合肥也由此

被戏称为“伪装成政府的投行”——从一个略显低调的省

会城市,一跃成为投资圈的头号网红,从而引来诸多城市

竞相仿效,都想通过“点石成金”的产业投资导入优质产

业。

那么,合肥能够修炼成这种“投行模式”,靠的是运气吗?

这种成功背后到底有哪些偶然与必然因素的结合呢?最

近河南省洛阳市调研组深入合肥考察学习,撰写了一篇较

为详实的调研报告,窃以为还是有很多干货的,值得各地

政府以及平台公司认真研读一番,特此推荐。

原文标题:关于合肥产业投融资模式的基本情况、主要启

示及工作建议

近年来,合肥市通过定增投资京东方、联手战投引入长鑫、

专项基金投资蔚来等,在产业投融资道路上一路驰骋,被称

为“每战必打、每打必赢”的产业投融资“合肥模式”。为

学习借鉴“合肥模式”成功密码,助力我市产业发展,我们

梳理了合肥市产业投融资模式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我市实际

进行了思考,提出工作建议,以供参阅。

1

基本情况

所谓产业投融资“合肥模式”,核心是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

领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是聚焦产业发展定位,

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通过国有资本投入,带动社

会资本进入,共同培育发展产业项目,待项目成熟后,国有

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安全退出,转投其他产业项目,不断延伸

拓展地方产业链条。

(一)精准聚焦,科学确定产业投融资项目

一是找准产业发展方向。

1952年合肥确定为省会,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一直受到

名不副实的困扰。2006年前后,合肥提出只有发展工业,才

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并确定“工业立市”战略。

当时的合肥如果仅靠自身力量很难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

业,但借助全球供应链正在形成的机会可以绕过从头打造的

艰辛过程。合肥抓住当时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至内地以及

中部崛起国家战略机遇,聚焦家电产业供应链上的关键环

节,引进重大项目、完成工业积累。

仅5年后,合肥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家电产业

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形成“合肥制造”的产业集聚和规模

优势。随后合肥的产业发展基本都是循此逻辑,始终围绕产

业链上下游深挖“风口”产业,先通过政府投融资引入关键

企业,随后带动产业链条上其他企业陆续入驻合肥。

近年来,合肥引入培育京东方、科大讯飞、长鑫、蔚来等龙

头企业,逐步构建起了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为代

表的几十条产业链。

二是打造“政府投行队伍”。

为了能与企业在一个频道对话,合肥从市领导到普通招商人

员,都在深入学习研究产业投融资政策、行业发展报告、

文档评论(0)

秋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