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后妃政绩述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代后妃政绩述略

辽代是契丹族所建立的国家,而辽代后妃主要出于回鹘族的述律氏、契丹族的承天氏以及述律系的钦哀氏,是由契丹族、回鹘族和汉族等民族成员构成。《辽史·后妃传》记载:“后族唯乙室拔里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氏比萧相国,遂为萧氏。”[1](卷71,P1198)《辽史·后妃传》共记录了20位后妃,分别是:肃祖昭烈皇后萧氏,小字卓真;懿祖庄敬皇后萧氏,小字牙里辛;玄祖简献皇后萧氏,小字月里朵;德祖宣简皇后萧氏,小字岩母斤;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小字月理朵;太宗靖安皇后萧氏,小字温;世宗怀节皇后萧氏,小字撒葛只;世宗妃甄氏;穆宗皇后萧氏;景宗睿智皇后萧氏,小字燕燕;圣宗仁德皇后萧氏,小字菩萨哥;圣宗钦哀皇后萧氏,小字耨斤;兴宗仁懿皇后萧氏,小字挞里;兴宗贵妃萧氏,三?;道宗宣懿皇后萧氏,小字观音;道宗惠妃萧氏,小字坦思;天祚皇后萧氏,小字夺里懒;天祚德妃萧氏,小字师姑;天祚文妃萧氏,小字瑟瑟;天祚元妃萧氏,小字贵哥。她们凭借自己的素养、智慧和谋略对辽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辽代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骑射一流,果敢勇武

契丹人属于游牧民族,大都出生并生长在辽阔的草原,他们骁勇善战,彪悍强健。契丹立国前后,社会经济并不发达,打猎和游牧是其最具特色的经济活动,而马是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在辽阔宽广的大草原上,由于有了马,契丹人能纵横草原,扩大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驰兵于民,有事而战,引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撞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模粮当艾,道在事矣。”[1](卷59,P723)黄凤岐在《契丹捺钵文化探论》说道:“契丹人最初活动于苦寒多风的松漠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他们形成了强悍善斗的性格,骑射技艺更是不可缺少的谋生手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个民族形成了趋武尚勇的精神。”[2]契丹民族以武立国,这种不废鞍马、崇尚勇武、所向无敌的战斗精神同样体现在契丹女性身上,正如《辽史·后妃传》所论:“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如应天之奋击室韦,承天之御戎擅渊,仁懿之亲破重元,古所未有,亦其俗也。”[1](卷71,P1207)

契丹人也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原传统观念,辽初“仪法疏阔,知古援据故典,参酌国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人易知而行。”[1](卷74,P1233)所以契丹女性生活自由,约束很少,可以同男性一样练骑射,如靖安皇后萧氏,小字温,“虽军旅、田猎必与”;[1](卷71,P1200)可以习武艺,和男性一起出征作战,如《辽史·后妃传》记载:“太宗崩,世宗即位于镇阳,太后怒,遣李胡以兵逆击。李胡败,太后亲率师遇于潢河之横渡……。”[1](卷71,P1200)《契丹国志·后妃传》也这样记载述律平:“统和年间,举国南征,后亲跨马行阵,与幼帝初趣威虏军、顺安军,东趣保州。又与幼帝及统军顺国王挞览合势以攻定州,余众直抵深、祁以东。”[3](卷13,P162)《契丹国志》还记载懿德皇后萧观音:“鲁王宗元(重元)之乱,道宗与同射猎,内外震恐……”[3](卷13,P165)在男子征战沙场的过程中,这些贵族女性也紧紧地追随在东征西讨的大军里,她们习武术、练骑射,纵马挎箭,驰骋疆场,练就了同男子一样出色的骑射技术。

大漠独特的环境,培养了她们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造就了她们奔放不羁的性格,同时也让她们拥有开阔的胸怀。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使契丹后妃们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的斗志和勇武善战的精神。

二、博学于文,忧国忧君

由于汉族文化深入传播,辽代贵族女性可以与男子在一起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一起学习汉文诗歌辞赋,一起研习儒家经典,所以她们不但在习武方面不逊于男性,甚至在文学造诣上胜过于当时的男子。

懿德皇后萧观音,《辽史·后妃传》云其:“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1](卷71,P1205)《契丹国志》则说她“性恬淡寡欲。鲁王宗元(重元)之乱,道宗与同射猎,内外震恐,未知音耗,后勤兵镇贴中外,甚有声称。”[1](卷13,P165)可见萧观音是一位有着较高文学素养,射猎技艺精湛,性情恬淡,文武双全的杰出女性。辽道宗都称她是“女中才子”。她常常以诗歌形式对道宗行猎不已的行为进行劝谏,道宗虽然当时接受了,但是也逐渐厌恶她,最终被道宗冷落,为了让皇帝回心转意,写了《回心院》词10首,抒发幽怨怅惘之情,结果被人诬告与乐师赵惟一有染,最终被赐死。

天祚帝文妃萧瑟瑟,是国舅大父房之女。乾统初年,天祚帝在耶律挞葛家中偶然与萧瑟瑟相遇,一见钟情,便将萧瑟瑟带回宫中,藏匿数月,直到乾统三年才立为文妃,后下生蜀国公主和晋王敖卢斡,受到天祚宠幸。萧瑟瑟善于写诗,同样通过诗文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