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
《分子的热运动》教学设计
潘通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了解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
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和分析、逻辑推理的过程,使学生知道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的成因。培养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观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知道什么是热运动及决定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分子的热运动
教学难点:布朗运动的微观解释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分组讨论法(3)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设计思路:源于生活,合理设计实验,注重教材细节的挖掘与前概念教学)
教师:同学们,周末郊游,恰逢梅花山上梅花盛开,联想起一首咏梅的诗:“花气袭人知昼暖,雀声穿树喜新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首诗呈现了初中物理学习过的一个现象,是什么现象?
学生:扩散现象。
教师:根据花气袭人作者做了怎样的判断?
学生:天气转暖。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
学生1:煤炭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壁表面以及里面会变黑,碳分子扩散到了墙壁内部。
学生2:香水瓶打开放在教室的角落,过一会整个教室都能够闻到香水的香味。
教师:扩散是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既可以在气体中发生,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发生。
演示实验(一):向装入水的烧杯中滴入品红试剂,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均匀。
提问:以上实验品红试剂在水中是不是扩散?
学生:不是。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玻璃棒在搅拌。
教师:图1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选修3-3“分子的热运动”一节“做一做”栏目【1】的两组扩散实验,如图7.2-1所示:液溴滴入广口瓶底部,瓶口盖上玻璃片,避免了外界气流的干扰,相同条件下,溴蒸汽的密度大于瓶中空气的密度,排除了重力的干扰,最终溴蒸气扩散到瓶的顶部;如图7.2-2所示:用长颈漏斗深入烧杯底部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排除了重力干扰,不搅动液体排除液体流动的干扰,最终蓝色的硫酸铜能够扩散到烧杯的上部,请大家思考,扩散的机理是什么?
图1溴蒸气与硫酸铜的扩散
学生:扩散的机理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教师:以上画面中溴蒸气与硫酸铜能够扩散到上方,说明其分子在运动,但由于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单个分子,因此分子运动的特点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
教师: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温度。
(2)探究一:实验探究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
图2不同温度下NO2气体扩散实验
问题1:以上实验中哪个瓶中的NO2气体扩散的快?
学生:温度较高的瓶中扩散的快。
问题2:怎样形容焦糖色的NO2气体向上扩散的整体景象。
学生:向周围弥散开来。
问题3:经过很长时间,上下瓶中NO2气体能否分布均匀?
学生:能。
问题4:若将上方玻璃瓶逐渐变大直至无限大,经过无限长时间NO2气体分子能否充满整个瓶子?
学生:可以。
教师总结:NO2气体向周围弥散开,从宏观上显示NO2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若上方玻璃瓶无限大,经过无限长时间NO2气体分子可以运动至各个角落,可以说明分子的运动永不停息。
(3)探究二:实验探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教师:我们刚才的实验是研究大量分子的宏观表现,大家有没有兴趣观测和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
学生:有。
教师:显微镜是观测微观世界的重要仪器,光学显微镜的最小观测尺度是10-7m,上一节课大家测量的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多少?
学生:10-9m。
教师:很遗憾,显微镜无法帮助我们直接观测分子,我们只能另辟蹊径了,上个月刚去世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对黑洞的研究方法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由于光线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故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黑洞与周围的物质或天体有相互作用,霍金通过对黑洞周围天体运动的研究推测黑洞的特征,这给大家怎样的启发?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与分子有相互作用且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来推测分子的运动规律。
教师:很好,这样的物体尺寸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学生:小一些好。
教师:怎样排除重力的影响?
学生:可以用浮力平衡物体的重力,让物体处于悬浮的状态。
教师:大家的想法很好,历史充满着机缘巧合,在19世纪初,西方一些人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悬浊液,发现花粉微粒在不停的运动,这个现象引起了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的好奇,布朗做了同样的实验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他一开始认为可能是花粉微粒具有活性,是花粉微粒自身在运动,后来他用保存上百年的失去活性的花粉和有机微粒做相同的实验,也观察到同样的现象,人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为布朗运动,下面我们将数字显微镜下花粉微粒的布朗运动实时投影在白板上,为了形象展示花粉微粒的运动规律,请两位同学上来每人选择一个微粒每隔10s用白板笔标注小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