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VIP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沧海》教案

教学目标

1.沉醉于诗词的博大精深,领略那独特的艺术风采,感受其丰富的情感内涵。

2.倾注情感,反复吟咏,直至娴熟于心,深刻体会诗歌中那深远的意境和韵味。

3.仔细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沉醉于其营造的优美意境,感受其中的韵味和情感。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对古代文化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诗意流淌于唇齿之间,流畅背诵,方能深刻领悟其中深意。

2.细心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感受那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境。(这一过程需要耐心与细致)

课时设置:本课程总计需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程开启前,我诚挚地鼓励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预习不仅仅是粗略地浏览,更是要用心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深意,让课文的内容逐渐融入心灵,尝试进行背诵。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更能为你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保证教学效果的丰富多彩,我会精心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使课堂充满活力和趣味,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多媒体的呈现,我们共同探索知识的海洋,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设计

课文导言

古代诗词,如同宝石镶嵌于古代文学的王冠之上,熠熠生辉。这些诗篇不仅以优雅的语言描绘出如画的美景,更以深邃的意境触动人心。它们之中,有的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的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正因此,这些诗词历经千年传颂,成为了文学的瑰宝。

课外之时,我们已品味过众多出色的古代诗词。而今日,我们将逐一走进课本中的五首古代诗词的世界。让我们共同领略古人如何将真挚的情感融入细腻的景物描绘之中,如何借助景物抒发内心的感慨。同时,我们也将感叹他们对于文字的锤炼、诗句的炼制所展现出的严谨与精妙。

观沧海曹操

1.导入新课

大家都了解曹操吧?每当提到曹操,我们总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方称他为英雄,另一方则称他为奸雄。我们同学们通过历史或文学作品对曹操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在你心中,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进行一次简单的名义调查)评价一个人物,历史和文学的角度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更注重客观性,后者则更强调艺术性。考虑到不同时代和个体的观点差异,出现对立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要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还是应该以客观性为准。

今天,我们先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了解一下曹操。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曹操?

PPT: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在东汉末年,通过镇压黄巾起义军,曹操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建安元年,他迎汉献帝到都许昌,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铲除了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军阀袁绍后,曹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他晋升为丞相,率军南下,但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后来,曹操被封为魏王。他一生未称帝,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曹操在北方推行屯田制,兴修水利,有效解决了军粮短缺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用人唯才,不拘泥于世族门第观念,广泛吸纳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使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曹操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著作。此外,他还擅长诗歌创作,其诗歌内容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目抒发了他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贤才的渴求,或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情感苍劲悲凉。他的散文也清新峻拔。著作有《魏武帝集》,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后人对他的评价各不相同,尤其《三国演义》中将其刻画为乱世奸雄形象,这与历史事实存在出入。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原是汉武帝时期负责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逐渐演变为诗体名称,指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有些不入乐的诗歌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观沧海》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写。大战前夕,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临的碣石山,正值秋风萧瑟之际。那么他眼前展现的是怎样一幅壮阔的图景呢?他的内心又有着怎样的感慨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

2.朗读课文,领悟其内在之美

在教师的引导下,优美的配乐伴随着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的节奏与韵律之中。

学生自由朗读,不断克服文字障碍,教师在旁细心指导发音,确保字正腔圆。

随后,学生尝试个人配乐朗读,用情感为文字注入生命,抒发内心的感悟与思考。

最后,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齐声朗读,将课文的精神内核传递至每个角落。

3.诠释文意,注解关键词句

鼓励学生翻译课文,同时及时提醒并纠正其不足之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补充注解:临,指登临;何,此处意为多么;萧瑟,生动地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