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教育责任缺失初探.docx

儿童家庭教育责任缺失初探.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家庭教育责任缺失初探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应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对个体的道德、身体、文化、生活等都有重要影响。然而在现实中,父母对家庭教育责任的承担存在着不知要为、知而不为、为而不当等责任缺失的现象,导致家庭教育发展困难重重。因此,政府、社会、学校和父母自身要合力改变现状,弥补父母对家庭教育责任的缺失,提高父母家庭教育责任意识,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关键词:家庭教育;责任缺失;责任意识

一般来说,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有赖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担负起教育责任。而在这三方力量中,家庭作为最合乎儿童天性的自然成长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和素养,常被看作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场域。也因此,家庭教育被视为儿童教育的起点,既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知识素养积累等起着奠基作用,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家庭教育通常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通过言传身教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法律规定和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责任主体。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容易忽视对子女应承担的家庭教育责任,最终没有承担或者没有完全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称作家庭责任缺失。现阶段,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情况频出,已成为制约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有不知要为、知而不为、为而无方等情形。

一、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消极影响

(一)不知要为及消极影响

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但是现实生活中,父母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认为自己无须担负教育这一职责,即对家庭教育责任“不知要为”,常有“丧偶式育儿”或养而不教等情形出现。

丧偶式育儿是指在子女抚育的过程中,父母中只有一方在承担教育责任,而另一方处于“缺位”状态。这种缺位并不是物理空间上的缺位,常见的是在完整的家庭结构中,父亲认为自己对子女成长仅提供物质和经济上的支持,而抚养、教育等是母亲的责任,因而父亲经常缺席儿童的成长,没有陪伴和关爱,也没有主观意识上的管教。这种父母中的一方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常给儿童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国外有研究定义出“父爱缺乏综合征”并揭示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容易导致孩子在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发展不足。国内也有相关研究证实家庭教育中父母任何一方的责任缺失都会给孩子的性格带来负面影响,如懦弱、暴躁甚至富有攻击性等。养而不教是家庭教育责任缺失中“不知要为”的另一种现象,带有养而不教的思想的父母,认为其对子女的责任只在于养而不负担教,认为只要能够给子女充足的物质和经济支持,让子女“长大”,就是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但实际上,教育功能是家庭所固有的,家庭向社会提供的不仅是“生物人”,更是通过家庭教育和熏陶所培养的“社会人”。在这种“不教”思想指引下的父母,从主观意识上忽略对子女言行、道德、价值观等的约束和指引,很容易导致儿童的野蛮生长。

(二)知而不为及消极影响

知而不为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又一表现,父母认识到子女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又出于种种原因,在家庭教育中并没有实际的作为,具体表现为父母将本应自身履行的教育责任转移给了祖辈、学校或老师,甚至转移给委托监护机构等。

原本应由父母承担的教养责任转移到祖父辈,由祖父辈主要或全部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责任,也称为隔代教育。虽然说隔代教育具有特定的优势,如祖辈相对陪伴充足、养育经验丰富等,但多数祖辈固有的教育方式、价值观念等落后于现代社会,容易对儿童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念等产生不利影响。而另有一部分父母,出于种种原因,主观意识上把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给学校或老师,从而导致自己的家庭教育责任的缺失。除此之外,当前还新兴一种委托监护机构,这种商业机构以服务专业、准入严格和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向家庭提供儿童的提供托管服务,也导致了家长对自身家庭教育责任的转移。虽然学校和一些商业托管机构凭借其专业性的优势,能够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及道德养成等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教育责任向学校和机构的转移,也减少了亲子间的陪伴、交流和言传身教等有温度的教养机会,不能实现家庭成员关系的增进,因此家庭教育也无法为儿童提供基本、稳定且源源不断的爱的满足。

另外,家庭教育责任缺失中知而不为还有一种典型表现,即“留守儿童”,其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工作半年以上,由父母中的一方、祖辈、亲友甚至由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现实情况中,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工作的时间远超半年,一直由祖輩、亲友、其他临时委托监护人或寄宿学校看护。这种看护模式下,由于父母的缺位、祖辈的思想落后、委托监护人的敷衍以及寄宿学校冷漠等,都容易影响儿童的生活技能的养成、妨碍儿童社会化发展、扭曲价值体系造成儿童角色行为的偏差。

(三)为而不当及消极影响

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责任的必要性并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履行了家庭教育,并非意味着父母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