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窦娥冤(节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4.《窦娥冤(节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单元所选三篇戏剧作品,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人生。学习本单元,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要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剧作家设计冲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还要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单元导读

情景导入“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冤》就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

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教学重点??鉴赏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

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文体知识

文体常识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戏剧三要素1.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冲突的逐次展现相当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2.戏剧语言:剧中人物的语言。也叫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3.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戏剧的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欣赏古代戏曲艺术手法想象、夸张和借景抒情,是古代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想象、夸张以奇异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借景抒情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传统,是一种形象化和富于诗意的表现人物的方法。鉴赏时,要着眼于艺术效果,通过揣摩语言来体会想象、夸张手法所表现的浪漫色彩,以及借景抒情手法所表现的优美意境,认识它们对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11-关于元曲元曲散曲杂剧小令:独立的只曲,相当于单调的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即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至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唱唱+演

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一楔子1.一本就是一部戏。2.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个别也有五、六折或多本连演),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每一折限用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3.楔子,一般放在剧本的开头,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序幕,起交代情节、介绍人物的作用,也有的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衔接过渡剧情的作用。元杂剧的结构

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外旦(次要角色)、小旦(青年女子)等。末:男角色,包括正末、副末(次要角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